2022年賀州市八步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市場環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考驗,全區各級各部門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區經濟運行呈現“平穩開局、快速下滑、深度回落、持續恢復”“V”型反轉態勢,具有經濟韌性足、發展潛力大、市場較活躍的特點,總體延續了回穩向好的積極發展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52898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48970萬元,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1392153萬元,增長0.6%;第三產業增加值1611775萬元,增長2.7%。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3.0%、40.3%、46.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4.6%、9.1%和56.3%。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區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2092元,增長1.9%。 圖1?2017年-2022年八步區生產總值總量及增長情況 ??????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0.99%,比上年末下降0.25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70638萬元,比上年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453503萬元,增長4.8%;林業產值78861萬元,增長8.5%;畜牧業產值142885萬元,增長5.7%;漁業產值35320萬元,增長3.9%;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60068萬元,增長6.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80021萬元,比上年增長5.9%。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78686公頃,增長2.0%,比上年增加1535公頃。糧食種植面積31947公頃,增加126公頃;油料種植面積3632公頃,減少1公頃;甘蔗種植面積819公頃,減少116公頃;蔬菜(含食用菌)種植面積30214公頃,增加1764公頃;煙葉種植面積392公頃,增加3公頃;木薯種植面積1903公頃,減少300公頃,果園面積12399公頃,減少174公頃。 全年糧食產量169012噸,比上年增長0.8%;油料產量9303噸,增長0.8%;甘蔗產量54718噸,下降11.1%;蔬菜(含食用菌)產量903766噸,增長6.3%;木薯產量11232噸,下降12.2%;園林水果產量164939噸,增長7.7%。 全年肉類總產量52071噸,比上年增長6.2%。其中,豬肉產量35288噸,增長12.7%;牛肉產量1375噸,增長1.9%;羊肉產量178噸,增長12.9%;禽肉產量15211噸,下降4.9%;水產品產量17631噸,增長3.9%。 全年木材采伐量80.48萬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2.9%。油茶籽產量6899噸,增長1.7%;天然松脂產量6143噸,下降0.01%;八角產量806噸,增長94.6%;油桐籽產量233噸,下降2.75%。 年末全區農業機械總動力26.31萬千瓦,比上年下降12.9%。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0.2%,工業增加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下降0.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1%,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下降27.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增長45.7%;非金屬礦采選業增長53.0%;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26.2%;食品制造業增長4.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增長39.5%;造紙和紙制品業增長3.0%;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2%;醫藥制造業增長5.6%;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增長58.3%;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3.8%;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下降55.2%;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下降7.3%;金屬制品業增長147.7%;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2%;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下降4.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下降20.1%;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59.6%;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8%;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6.1%。 | | | | | 中成藥
| | | | 人造板
| | | | 鋼材
| | | | 水泥
| | | | 商品混凝土
| | | | 陶質磚
| | | | 發電量
| | | |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150.7%。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153.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72.2%;非公有制企業下降89.1%。分門類看,采礦業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1225.2%,制造業下降113.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9.9%。 全年建筑業增加值223036萬元,比上年下降2.0%。全區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9.68億元,比上年增長15.9%。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0.6%。從三大項構成看,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增長19.9%;500-5000萬元項目投資增長15.7%;房地產投資下降39.4%。 從投資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55.8%;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6.1%,其中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6.1%;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1%。 表3??2022年八步區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速度 | | 總計
| | 農、林、牧、漁業
| | 采礦業
| | 制造業
| | 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 | 建筑業
| | 批發和零售業
|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 住宿和餐飲業
| | 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
| | 房地產業
| | 租賃和商務服務業
| | 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
| | 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
| | 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 | 教育
| | 衛生和社會工作
| |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 |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
| |
全年全區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39.4%。商品房銷售面積404848平方米,下降49.0%,商品房銷售額229008萬元,下降50.4%。 五、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96819萬元,比上年增長0.7%。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75112萬元,下降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21707萬元,增長3.5%。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實現零售額54213萬元,增長5.0%;商品零售實現零售額842606萬元,增長0.4%。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增加值91822萬元,比上年增長3.5%。 全年公路客運量252.2萬人,比上年末下降7.8%,公路客運周轉量21384.9萬人公里,下降14.4%;公路貨運量2667萬噸,比上年末下降3.2%,公路貨運周轉量361582.6萬噸公里,增長4.5%。 全年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7928萬元,電信業務總量95278萬元。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游總人數938.27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4.5%,其中,國內旅客938.26萬人次,下降24.5%。國內旅游收入110.46億元,下降32.4%。 七、財政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6059萬元,下降30.1%,其中,稅收收入56818萬元,下降48.4%,非稅收入39241萬元,增長44.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13400萬元,增長2.5%。 全年金融業增加值223167萬元,比上年增長11.4%。 全年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630.9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5.5%;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645.38億元,同比增長19.3%。 表4??2022年末全部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 | | 金融機構存款余額
| | | #儲蓄存款
| | | 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 | | #中長期貸款
| | |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市轄區普通高等院校1所,專任教師1278人,當年招生0.48萬人,在校生2.14萬人,畢業生0.48萬人。 普通中學33所,專任教師2795人,在校生3.85萬人。普通小學91所,專任教師4366人,在校生8.40萬人。全社會幼兒園386所,專任教師2283人,在園幼兒4.26萬人。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為64.39%。 全年專利授權量408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數13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數229件,外觀設計專利授權數166件。有效發明專利224件。 九、文化 年末轄區有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總藏量314.6千冊。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戶籍人口77.5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281人。 年末全區常住人口66.3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4.76萬人,城鎮化率52.41%。 全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2元,名義增長4.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811元,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7元,比上年增長7.2%。 年末全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為7.50萬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8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0.37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0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4.57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4.84萬人。 年末全區共有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7個,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床位413張;社會福利院1個,社會福利院床位25張;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037人,比上年減少312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957人,比上年減少3358人;城市特困人數166人,比上年增加28人;農村五保村104個,農村特困人數2438人,比上年增加137人。 ? 十一、資源環境 年末森林面積27.62萬公頃,自然保護區面積9463.5公頃,森林覆蓋率77.83%。 初步核算,全年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26.8%。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40.5%。 ?
注: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4.本公報中數據除地區生產總值、農業、工業和建筑業、固定資產投資、批發零售貿易和住宿餐飲業、人民生活等內容為統計部門年報數據外,其他數據均由相關部門提供。 5.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口徑為500萬以上項目。 6.郵電業務總量為市轄區數據。 7.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按2015年不變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