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服務業增加值891.82億元,增長1.0%。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44.10億元,比上 年下降3.5%;利潤總額12.50億元,下降6.0%。其中,信息傳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4%,衛生和社會工 作下降6.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長6.9%,交通運輸、倉儲和 郵政業下降6.1%,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下降17.9%,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下降34.2%。
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11524萬噸, 比上年下降7.5%,貨物 周轉量176.76億噸公里,下降11.6%;水路貨運量766萬噸, 下降1.7%,貨物周轉量80.08億噸公里,增長0.9%。港口貨物 吞吐量3162萬噸,增長9.5%。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1404萬噸,增長2.9%,內貿貨物吞吐量1758萬噸,增長15.5%。
全年公路客運量950萬人,下降32.5%,旅客周轉量13.28億人公里,下降37.3%;水路客運量9萬人,下降23.9%,水路旅客周轉量161萬人公里,下降24.5%。
全年鐵路客運量458.23萬人,下降29.0%,其中高鐵(動車)客運量353.03萬人,下降26.0%。
年末公路通車里程1.92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52.11 公里。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99.34萬輛,比上年末增長8.7%, 其中私人汽車93.85萬輛,增長8.2%。民用轎車保有量89.11
萬輛,增長9.4%,其中私人轎車86.40萬輛,增長8.8%。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3.36億元,比上年增長20.8%。其 中,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不變價計算)20. 10億元,增長 23.3%;郵政行業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3.01億元,增長18.5%; 快遞業務量10299.99萬件,增長30.2%;快遞業務收入12.03 億元,增長15.7%;電信業務總量(按2021年不變價計算)53.26 億元,增長19.9%。年末電話總用戶642.22萬戶,增長4.0%。 其中,固定電話用戶47.27萬戶,下降1.2%;移動電話用戶594.95 萬戶,增長4.4%。年末5G 用戶304.32萬戶,增長55.4%,占移 動電話用戶比重51.2%。年末移動互聯網用戶514.05萬戶,增長2.7%。
五、 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6.3%。分產業看,第一產業 投資下降8. 1%;第二產業投資增長8.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2%。民間投資下降1.7%,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52.9%。工業投資增長9.1%?;A設施投資增長35.3%,其中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15.2%,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3.9%。
圖6 2016-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273.78億元,比上年下降19.7%。按 用途分,商品住宅開發投資211.73億元,下降21.4%;辦公樓 投資1.49億元,增長53.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30.66 億元,下降6.8%。
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385.51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9%;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342.38萬平方米,下降22.2%。
六、 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09.89億元,比上年增長0.8%。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67.98億元,增長0.6%;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41.91億元,增長1.3%。按消費類型統計, 商品零售1324.21億元,增長1.1%;餐飲收入185.68億元,下降1.0%。
圖7 2016-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增長速度
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 煙酒類比上年增長10.8%,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24.7%, 化妝品類增長3.7%,金銀珠寶類下降33.6%,日用品類下降 11.2%,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1.5%,書報雜志類增長28.1%, 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50.7%,中西藥品類增長11.4%,文 化辦公用品類下降39.1%,家具類下降29.1%,通訊器材類下降 16.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21.3%,建筑及裝潢材料類下降21.1%,汽車類下降13.0%。
七、對外經濟
全年進出口總額257.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 出口180億元,增長5.4%;進口77.15億元,增長31.8%。進出口差額(出口減進口)102.85億元,下降8.4%。
表32022年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新簽外商直接投資項目29個,比上年增長7.4%;合同 外資金額102.06億元,增長452.6%。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89億元,下降58.5%。
八 、 金 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686.02億元,比上 年末增長7.4%;各項貸款余額2412.27億元,增長13.5%。年末 全市農商銀行本外幣存款余額970億元,增長5.1%;各項貸款 余額546.28億元,增長6.8%。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年利潤(稅 后)43.57億元,增長3.5%。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為0.69%,比上年下降0.04個百分點。
表5202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及其增長速度
指標 絕對數(億元) 比上年末增長(%)
各項存款余額 3686.02 7.4
其中:住戶存款 2725.01 12.3
非金融企業存款 391.99 13.2
各項貸款余額 2412.27 13.5
其中:住戶貸款 1520.68 10.4
企(事)業單位貸款 890.32 19.0
全年實現保費收入95.70億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 壽險業務保費收入39.02億元,下降14.5%;財產險業務保費收 入34.27億元,增長19.1%;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業務保費收入 22.41億元,增長3.3%。全年共支付各項賠款和給付38.14億元, 增長22.2%。其中,壽險業務賠付支出6.01億元,下降9.6%;財產險業務賠款支出20.95億元,增長34.3%;健康險和意外傷害險賠付支出11.17億元,增長24.9%。
九、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8元,比上年增長4.0%。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303元,同比增長2.6%;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44元,同比增長4.1%。城鄉居民
收入比由2021年的1.55縮小為1.53。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740元,比上年增長2.5%。 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790元,同比增長0.7%; 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059元,同比增長3.7%。全市居民恩 格爾系數為38.3%,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36.9%, 與上年持平;農村為39.7%,比上年降低0.4個百分點。全市城 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44.24平方米,同比增長1.1%;農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積58.11平方米,同比增長4.6%。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5. 19萬 人,比上年增長3.1%。其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 273.95萬人,增長1.3%。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1.40萬人, 下降2.6%。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567.52萬人,下降7.4%。 參加工傷保險40.82萬人,增長4.5%。參加失業保險37. 12萬人,增長3.6%。參加生育保險42.27萬人,增長4.6%。
全年全市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收入205.02億元,比 上年增長7.0%;年末累計結余68.49億元,下降13.5%。全年全 市基本醫療、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86.84億元,增長7.5%;年末累計結余66.47億元,增長6.0%。年末城鎮低保人數1.15萬人,農村低保人數11.50萬人。全年城鎮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4210人。
各類提供住宿的社會服務機構床位2.49萬張。全市有各類 社會福利院6所,集中供養孤兒669人;敬老院94所,集中供養 老人927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2.44 萬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 養水平都達到年人均11321元。全市養老床位2.36萬張,其中 民辦養老機構擁有床位1.21萬張。全市共發行福利彩票3.47億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0.41億元。
十、 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市普通本專科招生2.57萬人,比上年下降4.8%;在校學 生9.08萬人,增長9.4%;畢業生2.08萬人,增長28.2%。成人 本專科招生0.68萬人,下降17.3%;在校學生2.08萬人,下降 10.1%;畢業生0.92萬人,下降0.5%。中等職業(不含技工學 校)教育招生2.74萬人,下降3.1%;在校學生7.21萬人,增 長2.3%;畢業生2.00萬人,下降1.3%。技工學校招生1.63萬 人,增長19.2%;在校學生4.06萬人,增長8.3%;畢業生1.20萬人,增長6.4%。
普通高中招生5.31萬人,比上年下降2.5%;在校學生16.07 萬人,下降0.5%,畢業生5.35萬人,增長5.5%;普通初中招生 11.64萬人,增長5.9%,在校學生32.45萬人,增長6.3%,畢業生9.84萬人,增長6.2%;小學招生11.11萬人,下降6.4%,在校學生70.94萬人,下降0.4%,畢業生11.48萬人,增長5.8%; 學前教育招生10.96萬人,下降12.2%,在校學生32.95萬人, 下降2.9%,畢業生13.74萬人,下降10.2%;特殊教育學校招生 346人,下降5.0%,在校學生2141人,增長5.4%,畢業生319
人,下降4.8%。
全年組織申報國家、省級各類科技項目167項。全年全市專 利授權總量3883件,下降14.0%;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239 件,增長16.0%。全年《專利合作條約》 (PCT)國際專利申請量 10件。全年有效發明專利1059件,增長15.6%。全年經各級科 技行政部門登記技術合同387項,增長24.4%,技術合同成交額5.47億元。全市高新技術企業177家。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0個,演出2000場次; 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0個,組織文藝表演活動235次;縣級以 上博物館7個;文化站111個。全市共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6 個,總藏量301.33萬冊(件),其中圖書253.49萬冊。全年讀 者總流通人次203.50萬人次。全市現有廣播電視臺5座,中波 發射臺1座,調頻轉播發射臺8座,電視轉播發射臺7座,有線 廣播電視總用戶數39.36萬戶,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011.30萬人次,比上年下降9.1%,其中過夜游客464.23萬人次,下降16.7%。旅游總收入82.14億元,下降19.5%,旅游外匯收入349.94萬美元,增長8.7%。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973個(含村衛生室),比 上年增加41個,其中,醫院82個、衛生院99個,社區衛生服 務機構59個,婦幼保健機構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5個,疾 病預防控制中心6個,衛生監督機構6個,村衛生室3144個。 擁有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82萬人,比上年增長4.2%;其中,執 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42萬人,注冊護士1.79萬人。擁有醫 療床位3.90萬張,其中醫院2.36萬張。全市鄉鎮衛生院擁有衛 生技術人員0.96萬人,床位1.18萬張。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擁有 衛生技術人員510人,衛生監督機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92人。 甲、 乙類傳染病發病總數1.77萬例,死亡87人,發病率 286.75/10萬,死亡率1.41/10萬。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9.2%,比上年提高0.03個百分點。
全市體育健兒在參加全省及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 11枚、銀牌17枚、銅牌27枚。其中,在全國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4枚、銀牌6枚、銅牌3枚。
十二、 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年水資源總量134.80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39.8%。年 平均降水量2232毫米,增長91.5%。年末全市大型水庫蓄水總量8.29億立方米,增長33.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118.71萬噸標準煤,比 上年下降8.4%,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0.41%,單位GDP 能耗 下降7.9%。全社會用電量153.91億千瓦時,增長0.7%。其中,
工業用電量73.76億千瓦時,下降4.2%。
全市12個水質監控斷面中, I- Ⅱ 類水質的斷面比例58.3%, 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33.4%,I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8.3%, V 類和 劣V 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均為0。全市近岸海域海水質量達到一類 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占88.5%,二類海水占10.9%,三類海水占0.5%,四類海水占0. 1%,劣四類海水占0%。
全市灰霾天氣日數5天。全年日照時數1779.7小時,比上 年下降10.3%。二氧化硫 (SO?)、 二氧化氮 (NO?)、 可吸入顆粒 物 (PMo)、 細顆粒物 (PM? s) 年均濃度分別為11微克/立方米、 12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19微克/立方米,年均值分 別達到《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一級、 一級、 一級、二級標準。臭 氧(03日最大8小時均值第90百分位數)、 一氧化碳 (CO 日 均 值第95百分位數)年平均濃度分別為138微克/立方米、0.9微 克/立方米。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比例97.3%。全市 建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101座,污水日處理能力66.28萬噸。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全年農作物受災面積3.68萬公頃。全年因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27.58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直接經濟損失7.40億元。
全年完成營造林32300公頃,其中人工造林651公頃,當年 新封山(沙)育林4953公頃,退化林修復6008公頃,中幼林撫 育20688公頃。全市森林覆蓋率55.8%,比上年提高0.08個百 分點。全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12511公頃。
全年共發生生產安全事故49起,死亡56人,受傷18人, 直接經濟損失2733.35萬元。全年發生道路交通事故567起,死 亡176人,受傷560人,直接經濟損失128.02萬元。其中,生 產經營性交通事故26起,死亡31人,受傷16人,直接經濟損失641萬元。
注: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 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速度為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后的同口徑增長率。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4.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口徑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項目,增速為可比口徑。
5.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標準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
6.規模以上服務業范圍是:(1)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 上服務業法人單位。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三個門類 和衛生行業大類;(2)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服務業法人 單位。包括: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 三個門類,以及物業管理、房地產中介服務、房地產租賃經營和 其他房地產業四個行業小類;(3)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服 務業法人單位。包括: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兩個門類,以及社會工作行業大類。
7.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 交通運輸、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
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8.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
9.發電量數據為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
10.從2019年開始,已實現合并的廣播電臺、電視臺納入"廣 播電視臺”指標統計,“廣播電視臺”包括市、區(縣級市)廣播電視臺。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就業、社會保障數據來自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醫療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公路運輸、水運、港口貨物吞吐量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城市污水處理數據來自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貨物進出口數據來自茂名海關;外商投資 數據來自市商務局;快遞業務量數據來自市郵政管理局;電信數 據來自茂名電信、移動、聯通三大運營商;貨幣金融數據來自中 國人民銀行茂名中心支行;銀行業利潤數據來自茂名銀保監分 局;保險業數據來自茂名保險協會;技術合同數據來自市科技局; 教育數據來自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廣東石油化 工學院、茂名開放大學、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大學濱海校區、茂名 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廣東茂名農林科技職業 學院、廣東茂名幼兒師范專科學校、廣東省高州農業學校;專利、 質量檢驗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氣象數據來自市氣象局; 水產品產量、農機總動力數據來自市農業農村局;文化、廣播、 電視、旅游、體育數據來自市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衛生數據來 自市衛生健康局;社會服務業機構、低保人數、福利彩票數據來 自市民政局;林業、自然保護區數據來自市林業局;環境監測、 海洋數據來自市生態環境局;水資源數據來自市水務局;災情、 安全生產數據來自市應急管理局;戶籍人口、道路交通事故數據 來自市公安局;其他數據來自市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茂名調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