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吳川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的考驗,全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湛江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民生保障堅實有力,社會事業均衡發展。 一、綜合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0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0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0.97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4.99%,比上年末提高1.13個百分點。 經廣東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22年吳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298.2億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7.87億元,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96.57億元,下降6.5%;第三產業增加值163.75億元,增長0.6%。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2.7:32.4:54.9。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746元,比上年下降1.8%。 全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7億元,剔除留抵退稅因素后同口徑下降(以下簡稱同口徑)35.1%,自然口徑下降40.9%;其中,稅收收入5.04億元,同口徑下降20.2%,自然口徑下降31.7%。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64億元,增長3.5%。其中,教育支出15.48億元,增長20.7%;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18億元,增長4.6%;衛生健康支出5.22億元,下降17.2%;一般公共服務支出5.59億元,增長16.6%;農林水事務支出5.27億元,下降21.9%;住房保障支出1.56億元,下降0.9%;交通運輸支出0.83億元,增長61.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0.81億元,下降3.4%;節能環保支出0.70億元,增長63.9%。民生類支出43.70億元,增長0.6%,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83%。 2022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0.45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0.28萬人。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46.63萬畝,比上年增長0.01%;糖蔗種植面積1.55萬畝,增長104.9%;花生種植面積9.5萬畝,基本與去年持平;蔬菜種植面積11.50萬畝,增長9.1%。 全年糧食產量16.56萬噸,比上年下降2.8%;糖蔗產量8.14萬噸,增長103.3%;蔬菜產量18.98萬噸,增長13.4%;園林水果總產量7.71萬噸,下降5.6%。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5.32萬噸,比上年下降1%。其中,豬肉產量2.71萬噸,增長4.6%;牛肉產量0.056萬噸,增長13.2%;羊肉產量0.012萬噸,增長9.5%;禽肉產量2.53萬噸,下降6.7%。 全年水產品產量10.3萬噸,比上年增長3.4%。其中,海水產品3.12萬噸,下降17.5%;淡水產品7.18萬噸,增長16.2%。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9.5%。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下降2.1%,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2.2%,股份制企業下降16.2%。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13.5%,重工業下降12.4%。 分企業規??矗笮推髽I增長0.4%,中型企業下降12.3%,小型企業下降19.6%,微型企業下降9.7%。 分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5.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3.7%;規模以上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87.0%;規模以上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26.6%,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9.4%。 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3.3%,其中,制鞋業下降13.7%,羽毛(絨)加工及制品制造業下降31.4%,焙烤食品制造業下降14.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總額1.08億元,比上年增長136%。虧損企業虧損總額1.02億元,下降11.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111.41%,比上年末增長24.7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60%,下降5.2個百分點;流動資產周轉率1.3次;成本費用利潤率1.11%,增長0.7個百分點;產品銷售率106.46%,增長11.2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1.76萬元/人年,下降5.5%。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2.32億元,比上年下降10.8%。全年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36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289.15億元,下降3.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628.92萬平方米,增長2.4%。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7.98億元,比上年下降2.2%;房地產業增加值27.43億元,增長0.2%;金融業增加值23.32億元,增長5.7%;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85億元,下降6.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1.89億元,下降1.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1.05億元,增長10.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98億元,下降5.4%.現代服務業增加值74.85億元,下降0.1%。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下降11.8%;利潤總額增長9.3%。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增長16.5%,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下降61.1%,衛生和社會工作營業收入增長18.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下降54.1%。 全年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45.55萬平方米,下降42.6%;商品房銷售額34.53億元,下降42.7%。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5.7%。其中,項目投資下降13.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56.4%;房地產投資下降18%,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43.6%。 全年工業投資增長15.1%,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9%;工業技改投資增長271.7%,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5%。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21億元,比上年增長1.2%。分經營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20.96億元,增長1.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40.25億元,增長0.5%。分消費形態看,商品零售141.70億元,增長1.6%;餐飲收入19.51億元,下降1.2%。 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中,汽車類比上年增長55.6%,通訊器材類增長41.8%,石油及制品類增長40.4%,書報雜志類增長11.6%,化妝品類增長1.9%,糧油、食品類增長1.2%,日用品類下降2.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13.7%,金銀珠寶類下降18.4%,中西藥品類下降28%,煙酒類下降28.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37.5%,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37.8%,飲料類下降38.4%,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58.8%,五金、電料類下降63.2%,機電產品及設備類下降90.2%,家具類下降99.1%。 七、對外經濟 實際利用外資金額0元。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99.1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7.4%,其中,居民存款334.81億元,增長31.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96.66億元,增長9.5%。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8元,比上年增長5.2%。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09元,增長4.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9元,增長5.2%。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171元,比上年增長2%。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386元,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222元,增長2%。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含離退休)8.39萬人,比上年增長2.3%。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34.18萬人,增長1.8%。參加職工醫療保險5.15萬人,減少0.09%。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92.14萬人,參加職工失業保險3.28萬人,增長0.5%。參加工傷保險3.8萬人,減少0.39%。 2022年末,全市共有0.1729萬人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1.9236萬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0.5352萬人享受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1.0365萬人享受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3253萬人次享受高齡補貼。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120張,收養人員108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市共有幼兒園281所,在園兒童數41143人;普通小學校164所,在校學生98463人;普通中學校32所,在校學生58179人;職業教育學校3所,在校學生253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9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8.03%,初中階段毛入學率99.95%,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100%,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8.7%。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7.81%。 年末全市各類市場主體48626戶,比上年增長10.84%。其中,實有各類企業9587戶,增長28.26%;實有個體工商戶38597戶,增長7.24%;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442戶,增長9.13%。 全年有效高新技術企業31家(其中當年通過認定企業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入庫企業25家。 十一、文化旅游和衛生健康 全市有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2022年末有線電視用戶數7.2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5%。 2022年累計接待游客約403.86萬人次,同比減少7.2%,實現旅游收入約14.14萬元,同比減少約16.77%。 2022年末全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7個(含村衛生室),比上年增長3.99%,其中醫院12個,鄉鎮衛生院12個,婦幼保健院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慢性病防治站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個。各類醫療衛生機構擁有床位4628張,增長4.58%,其中醫院床位數2963張,增長7.62%;鄉鎮衛生院床位數901張,增長0.33%;婦幼保健院床位數392張,增長0%。各類衛生技術人員5110人,增長6.30%,其中執業醫師1251人,增長10.90%;執業助理醫師612人,增長2.85%;注冊護士2271人,增長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