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龍門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龍門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惠州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落實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經濟新動能持續發力,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主要經濟指標難中有進、穩中向好。 一、綜合 根據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3.21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37.99億元,同比增長10.4%;第二產業增加值為83.62億元,同比下降3.1%;第三產業增加值為81.60億元,同比增長11.5%。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18.70:41.15:40.16。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06萬畝,同比增長1.2%;蔬菜(含菜用瓜)種植面積18.63萬畝,同比增長4.1%;水果種植面積34.47萬畝,同比增長2.2%。全年生豬年末存欄量11.03萬頭,同比下降8.2%,其中能繁殖母豬存欄1.00萬頭,同比增長1.9%。 全年糧食總產量11.28萬噸,同比增長0.8%;蔬菜(含菜用瓜)產量36.04萬噸,同比增長6.3%;水果產量51.67萬噸,同比增長3.0%。全年肉類總產量2.13萬噸,同比增長17.3%。全年水產品產量0.93萬噸,同比增長12.8%。 三、工業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2%。分企業類型看,無國有企業;股份制企業同比下降0.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同比下降10.6%。 全年實現水泥產量1418.54萬噸,同比下降1.2%;水泥制造業用電量7.8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05.3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7.1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9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38.45萬元/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合計131.75億元,同比增長5.2%;應收賬款凈額20.71億元,同比增長13.2%;資產負債率由去年同期的50.4%上升到56.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1%。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60.4%;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0%;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3.8%。 分領域看,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0%;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33.1%;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3.4%;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38.7%。
商品房銷售面積19.1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6.9%;商品房銷售額14.51億元,同比下降37.5%。 表1 商品房銷售面積分類情況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18億元,同比增長3.7%。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銷售額70.04億元,同比增長39.1%;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9.86億元,同比下降3.2%。 六、對外經濟 2022年,全縣外商直接投資項目5個,同比下降44.4%;外商直接投資合同外資金額4775萬美元,同比增長566.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193萬美元,同比下降87.9%。 全年累計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25.8億元,同比增長1%。其中,全年累計完成外貿進口總額4.5億元,同比下降3.4%;全年累計完成外貿出口總額21.3億元,同比增長2%。 表2 2022年龍門縣利用外資及出口統計表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2.13億元,同比下降6.9%。民用車輛擁有量4.59萬輛,同比增長5.2%。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4.19萬輛,同比增長0.3%。 全縣郵政業務總量3575萬元,同比下降9.1%。郵政業全年完成郵政函件業務2.54萬件,同比增長175.5%;其中:包裹業務19.90萬件,同比增長23.3%;特快業務量0.27萬件,同比增長114.5%。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86萬戶;年末固定寬帶用戶12.57萬戶。 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455.14萬人次,同比下降31.6%;實現旅游總收入22.76億元,同比下降30.4%。目前全縣已建成景區20個,景點44個。其中,國家4A級景區5個,國家3A級景區4個,星級旅游飯店3家。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1億元,同比增長4.4%。稅收收入6.40億元,同比下降6.2%。其中,增值稅1.86億元,同比下降8.6%;企業所得稅0.65億元,同比下降56.3%;個人所得稅0.15億元,同比增長3.1%。 全年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07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科學技術支出0.25億元,同比增長425.6%;債務付息支出0.25億元,同比增長111.6%;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24億元,同比增長109.2%。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達到220.66億元,同比增長18.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139.47億元,同比增長9.8%。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87.65億元,同比增長9.2%。其中,住戶貸款余額85.12億元,同比增長10.8%。 九、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2年,全縣常住人口31.86萬人,城鎮化率45.82%;戶籍總人口35.82萬人。其中,男性18.41萬人,女性17.41萬人;0-17歲人口8.74萬人,占總人口的24.40%;18-59歲人口21.19萬人,占總人口的59.15%;60歲及以上人口5.89萬人,占總人口的16.46%。 表3 2022年年末戶籍人口數及其構成 2022年龍門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4.0元,同比增長5.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625.0元,同比增長4.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107.0元,同比增長5.4%。 2022年末龍門縣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7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12.67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9.77萬人(其中,城鎮職工4.85萬人,城鄉居民24.9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0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72萬人。2022年征收社?;?.54億元。其中,城鎮職工養老保險3.99億元,城鄉居民養老保險0.13億元,基本醫療保險3.30億元,失業保險710.37萬元,工傷保險509.75萬元。 2022年共促成513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2.52%;創業人數204人,創業帶動就業702人;轉移農村勞動力884人;職業技能培訓1535人次。 十、教育、文化和體育 2022年全縣現有普通中學22所(其中,高中4所、初中18所),小學24所,幼兒園42所。各類學校教職工人數現有4836人。其中,普通中學教職工1956人、小學教職工1452人、幼兒園教職工1428人。各類學校教專任教師3878人。其中,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795人、小學專任教師1352人、幼兒園專任教師731人。 各類學校招生人數14278人、在校學生63921人、畢業班學生17908人。其中,招生人數普通中學7300人、小學4503人、幼兒園2475人;在校學生普通中學21199人、小學30981人、幼兒園11741人;畢業班學生普通中學6663人、小學5480人、幼兒園5765人。 2022年全縣有文化館1個,組織文藝活動59次,參加人數達46.88萬人次;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量25.18萬冊件套(其中,圖書總藏量23.36萬冊);博物館1個,文物藏品1084件套,參觀人次2.2萬人;廣播電視發射臺1個,電臺頻率4個,電視頻道3個,無線廣播人口覆蓋率和無線電視人口覆蓋率均為99.99%,有線電視覆蓋率100%。 2022年我縣體育事業蓬勃發展,“2022年廣東省全民健身志愿服務走進龍門”活動、“慶七一·喜迎二十大”紅色徒步活動、“全民健身日”展演活動及“廣東省第十六屆定向錦標賽”等活動賽事在龍門縣陸續開展;體育健身工程不斷完善,目前,全縣10個鄉鎮分別建有鄉鎮文體廣場,全縣156個行政村建有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場地設施,200多個自然村安裝有籃球架、乒乓球臺和健身路徑等體育設施。 十一、衛生和社會服務 2022年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73個。其中,醫院4間,衛生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間,婦幼保健院1間,??萍膊》乐卧?間。醫院病床1364張,平均每萬人擁有42.71張。衛生技術人員2147人。其中,執業醫師484人,執業助理醫師321人,注冊護士846人。 2022年,全縣共有8561人納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88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7973人。特困人員和城鄉孤兒人數1377人。其中,農村特困人員和農村孤兒人數1288人,城鎮特困人員和城鎮孤兒人數86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2022年總降雨量2446.9毫米,年平均溫度21.3攝氏度,年日照時數1842.9小時;森林面積16.76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1009.6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73.91%。 全縣社會用電量21.0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5%。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0.34億千瓦時,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第二產業用電量14.50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1%,工業用電量14.2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9%;第三產業用電量3.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5%。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3.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0%。 2022年,全縣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主要流域及出境斷面水質達標率均達100%;環境噪音監測達標率100%;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5%。全縣已建成鎮級生活污水處理廠14座,污水處理規模達5.62萬噸/日,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達91.0%;全縣已建成使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68座,污水處理規模達1.27萬噸/日,農村污水收集處理率達71.5%。 2022年龍門縣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事故6宗,死亡5人,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223萬元。其中,生產經營性道路交通事故5宗,死亡4人,受傷1人,直接經濟損失138萬元。 注釋: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統計圖中2018-2021年數據為年報數。 2、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對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相關指標的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 4、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標準是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 萬元及以上工業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數據來源:本公報中利用外資及進出口等數據來源于縣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局;民用汽車擁有量、私人汽車擁有量等數據來源于縣交通警察大隊;郵政業務相關數據等來源于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龍門分公司;年末固定電話用戶、年末固定寬帶用戶相關等數據來源于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龍門分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龍門分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龍門縣分公司;文化、廣電、旅游、體育等數據來源于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財政數據來源于縣財政局;金融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龍門縣支行;戶籍人口等數據來源于縣公安局;社會保險等數據來源于惠州市社?;鸸芾砭铸堥T分局;基本醫療保險實繳人數等數據來源于縣醫保局;就業崗位等數據來源于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教育數據來源于縣教育局;衛生數據來源于縣衛生健康局;社會服務數據來源于縣民政局;降雨量等氣象數據來源于縣氣象局;森林面積等林業數據來源于縣林業局;用電量等數據來源于南方電網龍門分公司;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等生態環境數據來源于惠州市生態環境局龍門分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等數據來源于龍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安全生產等數據來源于縣應急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