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會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四會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緊扣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肇慶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和四會市第十四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圍繞肇慶“兩個定位”發展目標,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平穩健康發展。 2022年末,全域常住人口64.8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6.19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71.28%。年末戶籍人口49.45萬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5.68萬人。全域全年出生人口4264人,死亡人口3269人,自然增長人口995人。 根據肇慶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四會市全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743.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72.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為406.2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為264.62億元;主要行業增加值中,工業增加值為378.13億元,建筑業增加值為28.2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9.8:54.6:35.6。 2022年,全域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94億元,比上年下降10.5%2。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0.07億元,增長9.0%。其中,教育支出12.49億元。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8.77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全年糧食產量12.28萬噸,增長0.5%。全域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45.64億元,比上年增長4.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82.36億元,比上年增長4.4%;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2082.6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7.62億元,比上年下降22.2%;工業用電量47.98億千瓦時。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5.32億元;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1.5%;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8.31億元,比上年下降3.5%。 全域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219.33億元,比上年下降1.6%,其中進口72.66億元,下降24.3%,出口146.68億元,增長15.6%。全年實際吸收外資19634萬元,增長10.6%。年末全域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670.76億元,增長8.9%;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693.04億元,增長12.3%。2022年年末共有各類衛生機構376個(含村衛生室),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768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307人。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 全年專利授權量2687件,其中發明專利323件。全年全市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456家。 2022年,全域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173元,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29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8元。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778元,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3454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7685元。
1注:為方便民眾對四會全域發展的了解,特作出四會全域發展的簡易公報,更多詳細的數據會在各級區域的公報中公布。 2注:全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數據含大旺街道上繳市級部分。
備注: 1、四會市于2021年設立大旺街道辦事處,本公報數據含大旺街道數據。 2.除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等數據為年報數外,本公報中2022年其他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3、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4、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由500萬元調整為20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起點由計劃總投資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增速為可比口徑。2012年四季度,國家統計局實施了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調查口徑對外發布城鄉一體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由于新老調查方案在調查范圍、調查對象、城鄉劃分標準、樣本抽選、計算和匯總方式、指標口徑等方面變化較大,改革后新口徑數據和舊口徑數據存在不可比的差異。從2015年起,“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更名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各項存款余額中,“單位存款”更名為“非金融企業存款”、“儲蓄存款”更名為“住戶存款”。 5、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進行修訂,農業相關歷史數據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結果進行修訂。 資料來源: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自市財政局;對外經濟數據來自市工信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四會支行;科技等數據來自市科技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數據來自市衛健局;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市公安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市環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