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清遠市清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需要面對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等多重超預期因素疊加影響。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清新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經濟保持增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創新驅動深入推進,改革開放蹄疾步穩,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推進“四個清新”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綜合 根據清遠市統計局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清新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為307.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同比增長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60.1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24.5億元,同比下降1.5%;第三產業增加值為122.4億元,同比增長0.2%。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6:40.5:39.9。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97.3億元,比上年增長4.3%。其中農業產值50.3億元,增長2.0%;林業產值7.8億元,增長42.7%;牧業產值26.0億元,增長1.1%;漁業產值8.8億元,增長2.4%;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4.4億元,增長33.3%。 2022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3.6萬畝,增長4.7%。其中,谷物播種面積36.2萬畝,增長0.2%;經濟作物種植面積55.0萬畝,增長8.1%;經濟作物中甘蔗種植面積0.3萬畝,增長46.7%;油料作物種植面積9.2萬畝,下降2.1%;木薯種植面積2.1萬畝,增長2.1%;中草藥材種植面積0.3萬畝,下降0.1%;蔬菜種植面積38.9萬畝,增長7.5%。 全年谷物產量12.6萬噸,增長0.5%;甘蔗產量1.4萬噸,增長48.3%;油料作物產量1.8萬噸,下降1.7%;木薯產量3.0萬噸,增長2.5%;蔬菜及食用菌產量70.9萬噸,增長1.5%;水果產量28.7萬噸,增長2.7%;茶葉產量1362噸,增長27.2%。
全年肉類總產量7.3萬噸,下降0.6%。其中,豬肉產量2.9萬噸,增長1.6%;牛肉產量313噸,下降26.5%;羊肉產量441噸,下降31.2%;家禽肉產量4.3萬噸,下降1.5%。全年水產品產量3.8萬噸,增長2.4%。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5家,實現工業總產值391.0億元,同比下降4.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7.4億元,同比下降4.5%。其中輕工業增加值50.5億元;重工業增加值56.8億元。按經濟類型分,股份制企業增加值64.4億元,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增加值42.0億元,其他經濟類型企業增加值1.0億元。 在規模以上工業現代產業中,先進制造業增加值31.4億元,增長5.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0.4億元,下降16.5%;優勢傳統產業增加值48.0億元,下降14.7%。先進制造業中,高端電子信息制造業下降16.6%,先進裝備制造業增長8.0%,石油化工產業下降1.9%,先進輕紡制造業增長6.0%,新材料制造業增長6.9%。高技術制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下降16.5%。優勢傳統產業中,紡織服裝業下降6.2%,食品飲料業下降2.3%,家具制造業增長42.4%,建筑材料業下降23.2%,金屬制品業下降16.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30.6億元,同比增長17.0%,實現利潤總額44.2億元,同比增長71.1%。 全區具有資質等級以上建筑企業17家,完成總產值12.7億元,同比增長 17.1 %;房屋建筑竣工面積 25.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3%。從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看,全年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23.1%;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8.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8.2%;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9%。全年商品房屋竣工面積12.1萬平方米,下降74.4%,其中住宅面積5.4萬平方米,下降85.3%;實現商品房屋銷售面積46.5萬平方米,下降45.0%。 五、國內消費、對外貿易 全年全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1.0億元,同比下降0.8%。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為88.1億元,同比增長17.3%,其中:進口總額為24.2億元,同比增長0.7%;出口總額為63.9億元,同比增長25.1%。全年新簽外商投資合同10宗,同比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1.3億元,同比下降52.0%。 六、交通和旅游業 2022年全區公路里程數2697.9公里,公共交通車輛為139.5標臺,行政村客運班車通達率為100%。 2022年全年清新區旅游總收入15.3億元,同比下降11.1%。共接待旅游人數為182.4萬人次,同比下降20.4%,其中一日游113.9萬人次,過夜游68.5萬人次。 七、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全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0.5億元,同比下降29.0%。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稅收收入10.8億元,下降12.1%。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2.8億元,增長14.2%,其中教育支出12.8億元,同比增長4.4%;科學技術支出0.2億元,同比下降18.1%;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4億元,同比增長16.2%;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7億元,同比增長4.2%;衛生健康支出6.9億元,同比增長4.2%;節能環保支出0.2億元,同比增長49.4%;城鄉社區支出0.9億元,同比增長42.2%;農林水支出6.5億元,同比增長0.8%;交通運輸支出1.4億元,同比增長12.7%;住房保障支出3.7億元,同比增長59.5%。 年末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18.7億元,增長7.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52.3億元,增長11.7%;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30.1億元,增長8.2%。 全年財產保險收入1.0億元,同比增長15.3%,支付各類賠款0.5億元,同比增長32.4%,全年全區人壽保險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7.8%,支付各類賠款0.2億元,同比增長34.3%。 八、教育 全區2022年擁有普通中學26所,其中:初中19所,高中7所,普通中學在校學生共計39562人;小學59所,小學在校學生64872人;學前教育124所,學前教育學生共計26228人。 九、文化、衛生 全區2022年擁有文化站8個,文化館1個,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體育館1個,公共圖書館藏量380.5千冊,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209個。 年末全區擁有醫療衛生機構數(含村衛生站)409個,醫療衛生機構單位床位數(含村衛生站)2466張。全區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含村衛生站)2493人,其中:醫生1121人,護士(護師、主管護士、副主任護師)1372人。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22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73.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1萬人,鄉村人口53.0萬人;男性人口38.1萬人,女性人口35.0萬人。2022年末全區戶常住人口61.85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5.8%。 2022年我區城鄉(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65元,增長4.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02元,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67元,增長4.7%。 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43057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293610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658854人,其中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505782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為86685人。 十一、能源、資源與環境 全年林業用地達到16.4萬公傾,森林面積16.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68.0%,活立木蓄積量866.1萬立方米。全區污水處理廠9座,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3.6%。2022年綜合能源消費158.5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1.6%,全年全社會用電量36.1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2.8%,其中工業用電量25.1億千瓦時,比上年下降5.3%。 備注: 1、本公報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增加值絕對量為現價,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外貿、人口、交通、旅游、教育等指標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統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