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平遠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全縣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積極應對復雜形勢和經濟下行壓力,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緊緊圍繞縣委“一個目標、四個重點、七大行動”發展思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2022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8.66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53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1.09%,比上年末提高0.28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0.19萬人,出生率6.85‰;死亡人口0.19萬人,死亡率6.76‰;自然增長率0.09‰。年末全縣戶籍人口25.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7萬人。 經梅州市統計局統一核算,2022年平遠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865729 萬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2398 萬元,增長3.8%,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23.6%;第二產業增加值237948 萬元,下降4.2%,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205.6%;第三產業增加值475383 萬元,增長1.9%,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182.0%。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7.60:27.49:54.91,第一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降低0.8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78個百分點。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037元,比上年增長1.4%。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478萬元,比上年增長1.4%;其中,稅收收入18828萬元,下降19.8%。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15987萬元,增長8.8%。其中,教育支出50228萬元,增長0.2%;衛生健康支出34328萬元,增長4.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8612萬元,增長14.0%。民生支出270868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 85.7%。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496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12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53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43%,比上年末提高0.06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93萬畝,比上年增長4.8%;油料種植面積1.48萬畝,增長2.4%;蔬菜種植面積6.52萬畝,增長6.8%;中草藥種植面積2.02萬畝,增長13.4%。 全年糧食產量80819噸,比上年增長3.6%;油料產量2632噸,增長12.3%;蔬菜產量74697噸,增長6.2%;水果產量94121噸,下降13.0%;茶葉產量1021噸,增長5.6%。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14123.9噸,比上年增長6.5%。其中,豬肉產量10250.1噸,增長17.2%;禽肉產量3188.7噸,增長3.1%。年末生豬存欄11.08萬頭,增長38.7%;生豬出欄13.06萬頭,增長16.5%。 全年淡水產品產量9790噸,比上年增長5.4%。 當年造林面積233公頃,全民義務植樹29.7萬株,木材采伐量33600立方米。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7.2%。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9.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長11.7%,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43.8%,股份制企業下降20.4%。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24.3%,重工業下降20.9%。從單位規???,中型企業下降75.7%,小型企業下降2.0%,微型企業下降27.9%。從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增長5.5%,增速比上年提高13.6個百分點;制造業增加值下降19.6%,增速比上年回落32.7個百分點;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18.3%,降幅比上年收窄0.9個百分點。 全縣主要工業產品產量表
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198915.4萬元,比上年增長6.1%;建筑業增加值72406萬元,比上年增長6.0%。商品房屋建筑施工面積652842平方米,比上年下降5.6%;商品房竣工面積51104平方米,比上年下降44.4%;商品房屋銷售面積104347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8%。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62791萬元,比上年下降0.5%;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8204萬元,下降1.8%;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4123萬元,下降4.9%;金融業增加值56542萬元,增長8.5%;房地產業增加值57807萬元,下降4.3%。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4778萬元,比上年增長34.9%。 全年公路貨物運輸周轉量66590.5萬噸公里,比上年下降6.1%;公路旅客運輸周轉量2710.1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32.1%。 年末全縣民用汽車保有量3.12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0%。其中,民用轎車保有量2.22萬輛。 五、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7.7%,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5.1%。從投資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20.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3.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8.0%。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8.8%?;A設施投資增長26.9%,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44.3%。 六、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2530.5萬元,比上年下降0.1%。按經營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53029.4萬元,增長0.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79501.1萬元,下降1.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297146.4萬元,增長0.1%;餐飲收入35384.2萬元,下降2.2%。 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比上年下降14.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0.2%,日用品類下降1.4%,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3.6%,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2.5%,中西藥品類增長58.0%。全縣限額以上單位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零售增長386.5%,占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比重11.1%。 七、對外經濟和招商引資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7374.8萬美元,比上年下降42.1%。其中,進口1799.8萬美元,增長146.9%;出口5575.0萬美元,下降53.5%。 全年合同協議投資項目13宗,比上年增長18.2%;合同協議投資金額71.18億元,比上年下降26.3%。 八、金融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86952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4.3%,其中住戶存款余額960426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4.0%。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738541萬元,比上年末增長15.0%。 全年人民、人壽、平安保險業保費收入合計14306萬元,比上年增長14.0%。全年人民、人壽、平安保險業賠付支出合計7295萬元,比上年增長10.0%。 九、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據定點抽樣調查統計,全年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93元,比上年增長(名義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91元,增長4.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56元,增長5.8%。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37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9.79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45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8.4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2.51萬人,參加失業保險1.88萬人。年末城鎮居民低保人數354人,農村居民低保人數5304人。 年末全縣敬老院12個,床位數445張,入院人數146人、外保人數539人。全年共發行銷售福利彩票1406萬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70.3萬元。 十、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全縣共有各類學校83所。其中,普通高中3所,招生1342人,在校學生3906人,畢業生1265人,參加高考1050人,高中考入大專及以上1050人,其中考入本科710 人、???40人,高中畢業專本升學率100%;中職學校1所,當年未招生,在校學生0人,畢業生307人;普通初中14所,招生2801人,在校學生7827人,畢業生2272人,初中畢業升學率100%;普通小學20所,招生2210人,在校學生15490人,畢業生2792人;幼兒園44所,招生1688人,在園幼兒6672人。全縣各類學校教職工人數2861人,其中專任教師人數2634人。專任教師人數中,任教高中396人、任教職中6人、任教初中743人、任教小學991人、任教幼兒園474人。 全年全縣專利授權量224件(其中,發明15件、實用新型147件、外觀設計62件),比上年增長7.2%。 十一、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縣共有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1個、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1座,公共圖書館藏書(含電子圖書)37.07萬冊。 年末全縣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02個。其中,醫院3個、衛生院12個、婦幼保健機構1個、??萍膊》乐螜C構1個、村衛生室153個。年末衛生專業技術人員140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25人,注冊護士580人。醫療衛生機構擁有醫療床位947張,其中醫院646張,衛生院263張。 2022年,我縣積極派員參加國內舉辦的體育賽事,參加廣東省青少年乒乓球錦標賽中,我縣運動員林子清獲得甲組女子單打第五名、姚裕玲獲得乙組女子單打第二名;廣東省十六屆運動會跆拳道比賽中,我縣運動員劉翰林獲得男子乙組68公斤級銅牌,馬清娜獲得女子乙組46公斤級銅牌。 十二、能源與環境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4.69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59.0%。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50.8%。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7299.1萬千瓦時,比上年下降11.5%。其中,工業用電量17702.9萬千瓦時,比上年下降29.7%。 年末全縣共有環境監測站1個,生活污水處理廠1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2.0萬噸/日。當年全縣空氣質量達到一級標準,全年平均氣溫為20.7℃,全年灰霾天氣日數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