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桂林市秀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秀峰區上下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不折不扣推進一攬子政策見地生效,全力打好穩進提質工作組合拳,轄區經濟運行逐步回穩,社會事業平穩發展。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轄區生產總值(GDP)103.92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57億元,增長4.2%;第二產業增加值10.75億元,下降7.2%;第三產業增加值92.60億元,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0.6:10.3:89.1。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64170元,增速與上年持平。 二、農 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9%。其中,農業產值0.86億元,同比增長2.8%;畜牧業產值0.06億元,同比下降0.5%;漁業產值0.15億元,同比增長3.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19億元,同比增長4.6%。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600畝,同比下降0.4%;全年經濟作物播種面積6789畝,同比下降0.5%,其中,蔬菜播種面積6757畝,同比增長0.9%。 全年糧食總產量1394.4噸,同比增長4.6%;蔬菜產量(含食用菌)10824噸,同比增長2.1%,其中,蔬菜產量10225噸,同比增長1.9%,食用菌產量599噸,同比增長7.0%,水果產量40噸,同比增長11.1%。 全年肉類總產量255.08噸,同比下降0.1%。 水產品產量1195噸,同比增長3.0%。?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計算,同比下降5.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7.5%。規模以上工業分行業看,食品制造業同比增長7.0%;紡織業同比增長5.2%;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同比下降4.6%;醫藥制造業同比增長18.3%;橡膠和塑料制品業同比增長3.6%;金屬制造業同比增長9.5%;通用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19.9%;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同比增長52.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同比增長22.5%;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同比下降11.3%。 全年全部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銷售產值同比下降0.7%;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6.7%;產品銷售率為94.4%。 202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下降9.7%。2022年轄區18個資質以內建筑業企業總產值50.39億元,同比下降15.4%。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4.1%。 四、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下降13.5%;其中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下降21.5%;計劃總投資500-5000萬元項目投資增長67.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9.6 %。 全年房地產開發房屋施工面積50.12萬平方米,增長39.9%,房屋竣工面積0.1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10.7萬平方米,下降5.6%;其中住宅8.18萬平方米,增長1.4%。商品房銷售額9.83億元,增長7.7%;其中,住宅8.76億元,增長17.1%。商品房待售面積0.05萬平方米。? 2022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 五、貿 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96億元,同比下降2.6%。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03億元,同比增長7.9%。 全年限額以上貿易業銷售額營業額57.52億元,同比增長5.6%;按行業劃分,限額以上批發業銷售額9.68億元,同比增長1.8%;限額以上零售業銷售額41.73億元,同比增長7.2%;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2.78億元,同比下降0.8%;限額以上餐飲營業額3.34億元,同比增長2.2%。 注:2018-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據由廣西壯族自治區修訂后重新反饋。 六、財稅 全年組織財政收入3.94億元,同比下降28.1%,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4億元,同比下降24.5%;上劃中央收入1.43億元,同比下降27.7%,上劃自治區分享“四稅”收入0.26億元,同比下降49.7%。在組織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3.65億元,同比下降25.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95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867萬元,同比增長3.8%;公共安全支出2844萬元,同比增長7.2%;教育支出12489萬元,同比增長11.3%;科學技術支出670萬元,同比增長1267.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810萬元,同比增長4.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4835萬元,同比增長3.4%;節能環保支出748萬元,同比增長116.2%;城鄉社區支出6272萬元,同比下降0.7%。 七、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年轄區有直屬(簡稱區屬,下同)公辦中小學9所,其中小學7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民辦、企事業單位辦小學5所。公辦小學在校小學生13729人,小學專任教師748人;民辦、企事業單位辦小學在校小學生967人,小學專任教師68人。公辦初中在校學生1021人,中學專任教師79人。秀峰區屬幼兒園32所,其中公辦幼兒園(含公辦性質幼兒園)6所、企事業單位辦幼兒園5所,批辦的民辦幼兒園21所(含廣西多元普惠幼兒園18所,廣西集團化辦園1所)。秀峰區在園幼兒總人數5695人,在園教職工860人,專任教師374人,保育員215人。 八、衛生和社會服務 全年轄區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05個,其中醫院6個(綜合醫院1個、??漆t院3個,中醫院2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96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7個,村衛生室16個,門診部8個,診所45個、衛生室2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轄區有衛生技術人員4250人,其中執業(執助)醫師1328人,注冊護士2198人,藥師(士)173人,技師(士)256人,其他衛技人員295人。轄區共有床位數2805張,年內醫療機構完成總診療2288309人次(不含核酸檢測人次數),其中門診、急診2264277人次,互聯網診療2012人次,觀察室留觀病例5652例,健康檢查231836人次;入院106243人次,出院106406人次,住院病人手術29083人次。 全年轄區各類提供住宿的養老服務機構10個,床位1084張,年末在院人數331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33個,其中: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18個(社區養老照料機構和設施11個,社區互助型養老設施7個),床位121張,收養照料人數為6771人次。 全區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為11301人次,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提高到770元/月。 九、文化體育和旅游 全年轄區旅游接待總人數達875.48萬人(次),同比下降10.8%;旅游總消費101.4億元,同比下降16.6%;國內游客接待總人數達875.11萬人(次),同比下降10.8%。 轄區內共有國家A級景區7個,其中5A景區2個--獨秀峰·王城景區、桂林兩江四湖景區;4A級景區4個--蘆笛景區、劉三姐大觀園景區、西山景區、桂花公社景區;3A級景區1個--桂林觀石堂雞血玉博物館。共有星級酒店3家,其中五星級酒店2家--國際酒店品牌:桂林依戀大飯店有限公司(桂林喜來登飯店)、桂林漓江大瀑布飯店有限責任公司(金葉級綠色飯店);四星級酒店1家--桂林市榕湖飯店(正在改擴建中)。A級旅游廁所37座,其中AAA旅游廁所9座、AA旅游廁所20座、A旅游廁所8座。廣西五星級鄉村旅游區--魯家村、和記農莊;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桃花灣旅游度假區。 公共圖書館1個--廣西桂林圖書館(榕湖分部),圖書藏量75.81萬冊;劇場5個--省立藝術館、百花劇場、桂林有戲劇場、有禮劇場、國學堂;體育場館5個--桂林市第一體育館、桂林中學體育館、桂林榮和林溪府體育館、西山小學體育館、廣西師范大學王城校區體育館。 十、勞動保障和人民生活 全年轄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3元,比上年增長2.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53元,比上年增長2.3%。其中,工資性收入22158元,增長3.2%;經營凈收入3796元,增長1.7%;財產凈收入3221元,增長1.0%;轉移凈收入13478元,增長1.3%。 全年轄區城鎮新增就業183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26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8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人數236人。 十一、資源和環境 全年轄區用水總量為0.347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0.05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01億立方米,生活、建筑和服務業用水0.17億立方米,生態環境補水量0.107億立方米。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用水量為32立方米/萬元,比2020年下降幅度28.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22立方米/萬元,比2020年下降幅度42.1%;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3;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0%;河流交界斷面水質水量達標率達到100.0%。 全年轄區全社會用52305.13萬千瓦時,同比下降7.9%。其中,居民生活用電22681.75萬千瓦時,工業用電2908.12萬千瓦時。 注釋: 1.本公報所列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年鑒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由于秀峰區城鎮化率為100%,自治區統計局決定從2018年起不再把秀峰區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納入統計范圍。 4.本公報的部分數據指標來源于相關部門。財政數據由秀峰區財政局提供;教育數據由秀峰區教育局提供;科技數據由秀峰區科技局提供;衛生數據由秀峰區衛生健康局提供;社會服務數據由秀峰區民政局提供;文化體育旅游數據由秀峰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提供;就業、社會保障數據由秀峰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供;用水量數據由秀峰區農業農村局提供;城鄉居民收入數據由國家統計局桂林調查隊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