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3 10:54 編輯
2022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第六師五家渠市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兵團第六師調查隊 (2023年3月27日)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面對艱巨繁重的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師市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聚焦兵團職責使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師市經濟保持增長,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一、綜合 經兵團初步核算,2022年師市實現生產總值426.27億元,比上年增長2.9%(按2020年可比價,下同)。第一產業增加值78.89億元,增長8%;第二產業增加值232.82億元,下降0.9%;第三產業增加值114.55億元,增長5%。三次產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為18:55:27,上年為20:54:26。三次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分別為61.1%、-14.9%、53.8%,分別拉動經濟增長1.7%、-0.4%、1.6%。 2022年末六師總人口36.55萬人,比上年增長2.8%,其中,男性19.65萬人,女性16.9萬人。性別比為116(女=100)。全年出生人口1579人,出生率為4.3‰;死亡人口1639人,死亡率為4.5‰;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2‰。人口增速逐步放緩。 全年師市國有控股農工建交商企業實現利潤-9.06億元,比上年增加虧損5.45億元。 二、農業 師市實現農業總產值186.71億元,增長8.3%。實現農業增加值87.24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農林牧漁業增加值78.89億元,比上年增長8%。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95.47千公頃(293.2萬畝),增長1.1%,其中,糧食種植面積44.23千公頃(66.35萬畝),下降5.2%;棉花種植面積121.54千公頃(182.31萬畝),下降0.3%;油料種植面積0.87千公頃(1.31萬畝),下降19.3%;蔬菜種植面積(含菜用瓜)7.74千公頃(11.61萬畝),增長21.9%。 作物精量播種面積184.9千公頃(277.4萬畝),比上年增加0.4%。其中,棉花精量播種面積121.54千公頃(182.31萬畝),下降0.3%。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69.6千公頃(254.3萬畝),增長0.6 %。 全年糧食產量43.21萬噸,增長0.3%;棉花產量32.48萬噸,增長10.1%;油料產量為0.35萬噸,下降14.6%。 圖1 2018—2022年棉花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種植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98.3%。畜禽良種推廣覆蓋率達到98 %,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1.3%。 師市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4家。其中,國家級3家,兵團級11家,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有3家。龍頭企業帶動種植面積156萬畝、牲畜飼養量319.43萬頭、禽類飼養量1412.2萬只,帶動團場和連隊近1.9萬戶。 已建成1個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2個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連隊,2個國家級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示范面積1.8萬余畝。完成“兩品一標”(即有機農產品、綠色食品)認證13個,認證面積達到2.2萬畝,完成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1個。 三、工業與建筑業 全年工業增加值216.19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3%,工業產銷率94.9%。輕、重工業比重分別為21.2:78.8。輕工業增長5.1%,重工業增長1.9%。 表2 2022年規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圖2 2018—2022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 年末師市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1個,兵團級園區1個。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99.70億元,比上年減少盈利17.92億元。 全年實現資質建筑業產值21.95億元,比上年下降36.6%。建筑業增加值16.67億元,下降28.2%。師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38家,實現利潤0.3億元,下降27.3%。各類建筑施工單位簽訂合同額45.56億元,下降16.7%。全年房屋施工面積35.23萬平方米,下降60.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比上年下降9.3%;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6.4%;第三產業投資增長4.6%。 圖3 2018—2022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速度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41.6%。商品房銷售面積5.87萬平方米,下降76.6%。其中,住宅5.07萬平方米,下降79.4%。商品房銷售額2.52億元,下降71.8%。商品房待售面積71.18萬平方米,增長79.8%。 表3 2022年分產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速度 全年工業投資比上年增長16.4%。其中,制造業投資下降50.5%;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411.4%。 表4 2022年分行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速度 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總額126.66億元,其中本年到位資金123.18億元。本年資金來源中,國家預算內資金18.29億元,國內貸款1.03億元,自籌資金88.39億元。 招商引資項目共225個,當年形成實物量107.1億元,增長7%。當年新建項目129個,計劃總投資155.7億元,增長14%。 山西省對口支援師市項目共27個,總投資1.93億元。當年援疆項目全部開工,已完工8個,實際完成投資1.8億元。 五、國內貿易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商品銷售總額397.7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2億元,比上年下降6.1%。 圖4 2018—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8385.84萬美元(含出口供貨),比上年增長4.8%。其中,貨物出口47519.8萬美元,增長3%;貨物進口866.04萬美元,增長78.97倍。 七、交通運輸和旅游 2022年末師市公路總里程4858公里。其中一級166公里、二級495公里、三級570公里、四級2088公里、等外1539公里。新建改擴建公路8公里。 師市公交運營市區及通團連班線總計26條,營運車輛84輛,運營線路總長940.9公里,其中城市公交58輛,團場26輛。有出租車輛592輛,其中市區出租車328輛,團場區域出租車264輛。 年末師市擁有旅游企業20家。國家等級景區(點)7個(5A級1個,4A級3個),省級旅游度假區1個,星級農家樂2個,旅游星級飯店6家,旅行社5家,旅游集團公司2家。全年旅游直接就業人員0.3萬人,間接就業人員1.4萬人。全年接待游客285.24萬人次,同比下降21.8%,旅游綜合收入14.1億元,同比下降19.7%。 八、財政、金融 全年上繳各類稅費47.8億元。2022年師市上解7.57億元。 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63.41億元,增長3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8.74億元,增長49.7%。實現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12億元,增長33.7%,其中,各項稅收收入26.72億元,增長42.2%;非稅收入3.40億元,下降9.1%。實現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3.19億元,下降1.6%。 上級補助收入58.8億元,下降17.7%。 山西援疆資金收入1.93億元,增長0.5%。 全師各項存款金額348.14億元,增長19.6%。各項貸款余額202.40億元,增長6.3%。 九、教育、科學技術和文化 年末有各類學校77所,在校學生48919人,增長1.5%,教職工4905人,增長0.7%,其中,專職教師3968人,增長0.6%。畢業生12797人,增長0.1%。普通中小學在校生33194 人,招生8185人,畢業生7936,教職工3372人,其中專任教師307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 %,初中適齡人口入學100 %。幼兒園40所,在校生8624人,教職工1162人,其中專任教師631人。
年末有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個,有兵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家, 高新技術企業1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兵團創新型企業30家,兵團科技中介服務機構1家,兵團眾創空間4家(其中,國家級眾創空間 2家),兵團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2家(其中,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孵化器1家)。 全年有2項科技成果獲得兵團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全年承擔各級各類科技項目96項,獲得各類科技經費總額1872萬元,其中承擔實施兵團以上科技計劃項目17項,到位科技經費1172萬元;師本級科技計劃項目79項,到位科技經費700萬元。項目年經費投入強度每項19.5萬元以上。 全年師市獲得授權專利量271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8件。 年末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15座,其中師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各1座,農牧團場廣播電視站13座。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實施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有14個流動電影放映隊,全年放映電影2880場次。 年末有文化館1座,影劇院2座,博物館1座,圖書館1座,建成團場、企業文化中心14個,覆蓋率100%;建設連隊綜合文化活動室210個,實現中心連隊全覆蓋。師市有文化廣場1個。全年組織舉辦文藝演出、大型展覽、文化交流等大型文化活動70余場次,惠及人數達35.6萬人次以上。 十、衛生和社會服務 年末有各類衛生機構202個(含營利性衛生機構),各類衛生技術人員3963人。其中,執業和執業(助理)醫師1280人,注冊護士2076人。每千人執業(助理)醫師3.6人,每千人注冊護士5.8人,每千人有醫院床位6.2張。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甲乙類傳染病)117.117/10萬,嬰兒死亡率4.01‰,孕產婦死亡率0。 師市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31776人次,下達兵團低保資金預算2515萬元,發放低保、補助資金 2829萬元。發放醫療救助資金361.23萬元,1.23萬人次得到醫療救助。
全年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99人,接收自主就業退役士兵100人,復員干部1人,兵團移交安置任務1人。 年末有各類收養性單位13個,床位數1996張,在院收養人數1024人。 十一、人民生活與社會保障 根據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全年師市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452元,比上年增長2.2%;連隊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77元,增長3.4%。 年末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0.65萬人、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3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8.13萬人,其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17.09萬人,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1.04萬人。參加失業保險7.19萬人、工傷保險8.2萬人。 全年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案件256件,結案256件,結案率100%;處理勞動爭議案件310件,其中調解處理226件,立案處理 84件,結案率100%。 十二、資源、環境與安全生產 師市擁有土地面積7477平方公里。全年批準建設用地0.36萬畝,供應土地0.39萬畝,土地出讓合同價2.11億元。 全年墾區水資源徑流量11.29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5.4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5.8億立方米。淡水面積7.2千公頃。年末21座水庫總容量2.47億立方米。全年總用水量中農業灌溉用水10.31億立方米,工業、生活及城市綠化用水0.98億立方米。 全年墾區平均氣溫 7.8 ℃,比上年高0.2 ℃。 表6 2022年墾區氣候情況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045.16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0.1%。原煤消費量1111.92萬噸,增長5.6%;焦炭40.90萬噸,下降6.7%;天然氣11035.98萬立方米,增長3.3%;汽油99.72噸,下降4.9%;柴油2248.37噸,下降22.1%;電力277.6億千瓦小時,下降1.3%。 據國家生態環境部初步核定的2022年環境統計數據,2022年全師工業企業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量435.01噸,比上年下降13%;氨氮排放量4.30噸,比上年下降19.3%;二氧化硫排放量9840.92噸,比上年下降13.1%;氮氧化物排放量7024.56噸,比上年下降17.3%。 全年共發生交通事故3229起,下降24.2%,死亡6人,增長20%,經濟損失128.77萬元,增長0.7%。 發生火災0起。 全年師市工礦商貿企業共發生職工生產安全死亡事故0起,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人。煤礦百萬噸死亡人數為0人。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或評估數,最終數據以《2023第六師五家渠市統計年鑒》為準。 〔2〕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和人均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2020年可比價格計算。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國有控股農工建交商企業實現利潤、全年上繳各類稅費數據來自財政局;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勞動保障監察數據來自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農作物精量播種面積、測土配方施肥面積、農業機械化水平、良種推廣、龍頭企業、“兩品一標”、農業示范區數據來自農業農村局;水資源、有效灌溉面積、節水面積來自水利局;經濟技術開發區數據來自開發區管委會;公路通達里程數據來自交通運輸局;駐師銀行機構對六師金融存貸款數據來自人民銀行五家渠支行;貨物進出口、招商引資數據來自商務局;廣播、電視、文化活動旅游方面數據來自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學校、在校生、教職工、畢業生、入學率數據來自教育局;科學研究機構、科技經費、科技項目來自科技局;專利數據來自市場監督管理局;衛生機構、衛生技術人員、醫院床位、傳染發病率、孕產婦死亡率數據來自衛健委;收養單位、低保補助數據來自民政局;醫療救助數據來自醫療保障局;優撫數據來自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建設用地、供應地、土地出讓數據來自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礦商貿企業死亡人數、安全生產數據來自應急管理局;污染物排放數據來自生態環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