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防城港市港口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 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全面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市第七次黨代會部署的開局之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諸多風險挑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港口區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圍繞建成西部縣域經濟強區“十四五”目標,聚焦建設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的主陣地、主力軍和排頭兵的發展定位,全區上下務實篤行擔當,全力攻堅克難,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入選2022年“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西部百強區”。全區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民生和各項社會事業也保持穩定發展。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區實現生產總值649.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6.8%。從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3.96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增加值448.14億元,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177.04億元,增長6.9%。從產業結構看,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69%、69.04%和27.27%。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61799元,增長5.9%。 二、農 業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4.99萬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4.24萬畝,其中花生種植面積0.68萬畝;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3.23萬畝;果園面積0.45萬畝。水產品產量總計24.81萬噸,其中海水產品產量24.50萬噸。 三、工業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2%。年末,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3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42家。 規模以上工業中,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0.4%,重工業增加值增長13.6%。 從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7.3%,國有企業下降5.0%,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下降4.3%。 從5個重點行業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比上年增長30.0%,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0.8%,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9%,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9.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4.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下降9.1%。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實現零突破;第二產業投資增長0.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30.2%。非公投資增長2.5%。民間投資下降0.03%。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比上年下降59.7%。其中,商品住宅投資下降63.8%;辦公樓投資下降30.7;商業營業用房投資下降25.6%;其他用房投資下降37.8%。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1.4%。從經營單位所在地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3%,鄉村市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1%。 在限額以上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下降6.1%;書報雜志類增長22.3%;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9%;日用品類增長26.4%。 六、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 據海關統計,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638.94億元,比上年增長3.5%,其中,進口總額615.30億元,出口總額23.65億元。 據招商部門統計,全年新引進外來投資項目11個,新增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59.06億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公路和水路客貨運周轉量282.74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7%。其中,公路客貨運周轉量29.50億噸公里,增長1.5%;水路客貨運周轉量253.24億噸公里,增長1.8%。 全年港口貨物吞吐量1.54億噸,比上年增長3.8%。集裝箱吞吐量完成90.37萬標準箱,增長17.2%。從吞吐方式看,出港0.37億噸,增長13.5%;進港1.16億噸,增長1.0%。 全年全區完成郵政業務總量1.66億元,增長1.5%;電信業務總量7.92億元,增長22.5%。 按旅游部門統計,全年全區旅游人數297.32萬人次(含市直,下同),比上年下降69.8%,旅游總收入21.69億元,下降76.5%。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3億元,比上年下降16.4%。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3.09億元,增長3.4%。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819.29億元(市轄區,下同),比上年增加112.51億元,增長15.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333.42億元,增加26.80億元,增長8.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854.71億元,增加140.86億元,增長19.7%。金融機構人民幣新增貸款140.86億元,增長140.6%。 全年保險公司保險保費收入6.01億元,比上年增長2.8%。其中,財產險業務保險保費收入2.63億元,增長1.1%;人身險業務保險保費收入3.39億元,增長4.2%。全年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2.28億元,下降0.7%。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及給付1.14億元,下降11.8%;人身險業務賠款及給付1.14億元,增長13.6%。 科技事業取得新成果。全區共組織實施科技項目15項,其中:自治區科技項目7項??萍汲晒怯?7項,科技成果轉化32項,本級財政科技支出1363萬元。全年授權專利394項,其中:發明專利38項,實用新型專利345項,外觀專利11項。 十、文化和衛生 全區有區級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鎮級廣播電視站2個,電影放映單位5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網吧)9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9個(含社區),村級籃球場44個(含社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2個,農家書屋32個。全區電視臺累計播出新聞954條,網絡類媒體累計發稿542條,紙質類媒體累計發稿883期。全年農村電影放映404場次,惠及群眾2.25萬人次。 全年共開展各類群共舉辦群眾文化活動53場次,惠及群眾8.62萬人次。開展的活動主要有:2月17至18日舉辦2022年第十四屆廣西體育節港口區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暨防城港市港口區“博樾府”杯網球團體邀請賽;12月16日舉辦第十四屆廣西體育節港口區全民健身系列活動暨太極拳、太極劍比賽;12月17日至27日舉辦“盛隆杯”港口區第十五屆職工運動會。 年末共有衛生機構121個。其中,綜合性醫院3個,鄉鎮衛生院3個,行政村(社區)衛生室19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年末共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540張,增加1086張;年末共有衛生技術人員1473人,其中執業(助理)醫生519人,注冊護師護士667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常住人口24.8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1.6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25萬人。據公安部門統計,年末全區戶籍人口15.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15萬人。據衛鍵部門統計,全年出生人口1829人,出生率為9.52‰;死亡人數為420人,死亡率為2.2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6‰。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數3735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1.88%,同比提高0.43個百分點。 202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30元,比上年增加1191元,增長2.8%。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256元,下降6.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0元,增加1425元,增長6.9%。農村居民生活人均消費支出13022元,下降6.3%。 年末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8953人,參加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5991人,其中,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97602人.參加失業保險參保人數33908人,比上年末增加6177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36128人,比上年末增加7897人。參加生育保險參保人數36432人。 全年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為835人,比上年增加28人,享受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民為1084人,比上年減少18人。 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9個,各種社會福利收養性單位養老床位數984張,收養各類人員99人,各類社區服務設施26個。 十二、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區行政區域面積為413.14平方公里,森林面積0.87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31.6%。年末城市建成區面積36.06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39平方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100%,城市燃氣普及率100%,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率100%。排水管道長度663.89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71.98公里。城市道路長度276.07公里。建成區綠地率42.3%。人均城市道路面積29.2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6.6平方米。全年城市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含二級)標準天數為359天。 全年各類生產安全事故(不含道路交通事故和火災事故)死亡16人,比上年減少1人,其中,工礦商貿其他企業生產安全事故死亡10人。全年共發生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7起(含1起鐵路交通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傷;道路交通萬車死亡人數為6人。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港口統計年鑒》為準。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已對2016-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總量、增速等指標歷史數據進行了修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及其分項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郵電業務總量按2021年不變價格計算。 [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實際增長速度,采用國家統計局廣西調查總隊調查出來的廣西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計算。 [5]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人數、養老保險、工傷保險數據來自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外貿進出口數據來自區商務局;招商引資數據來自區招商局;公路運輸、水路運輸數據來自市交通運輸局;港口貨物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數據來自北部灣港口管理局防城港分局;旅游、文化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來自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財政數據自區財政局;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款余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保險公司保費收入數據來自市保險協會;教育、科技數據來自區教育和科學技術局;授權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專業數據來自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農家書屋、新聞數據來自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衛生數據來自區衛生健康局;戶籍人口數據來自防城港市公安局港口分局;城鄉居民收入、消費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防城港市調查隊;醫療保險數據來自區醫保局;低保數據來自區民政局;森林面積、覆蓋率、地質災害數據來自區自然資源局;空氣質量數據來自區生態環境局;建成區面積、供水、燃氣、生活垃圾、排水管道、城市道路、建成區綠地數據來自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各類安全事故數據來自區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均來自區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