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梧州市長洲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全區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決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認真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堅定踐行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凝心聚力,全區克難前行,推動經濟穩中提質。 一、綜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長洲區生產總值(GDP)為223.7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29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80.17億元,同比增長12.4%;第三產業增加值137.26億元,同比增長2.4%。三次產業比由2021年的3.1:34.0:62.9調整為2022年的2.8:35.8:61.4,第二產業占比提高1.8個百分點,第一、三產業占比分別下降0.3、1.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最大,達64.9%,拉動GDP增長3.4個百分點。 二、農業 2022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86億元,同比增長4.8%。分產業看,農業產值同比增長5.6%,拉動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3.7個百分點;林業產值同比增長5.1%,拉動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0.6個百分點;牧業產值同比下降0.9%,拉低農林牧漁總產值下降0.1個百分點;漁業產值增長3.1%,拉動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0.3個百分點。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同比增長26.6%,拉動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0.4個百分點。 主要農產品保供有力,全年糧食產量1.20萬噸,同比下降1.2%;蔬菜產量16.55萬噸,同比增長6.1%;園林水果產量1.95萬噸,同比增長11.5%;茶葉產量423.77噸,同比增長92.5%;肉類總產量0.56萬噸,同比增長2.12%,其中豬肉產量產出0.37萬噸,同比增長4.79%,禽肉產量0.18萬噸,同比下降2.24%;禽蛋產量0.04萬噸,同比增長11.67%;水產品產量0.82萬噸,同比增長2.4%。年末,生豬累計出欄4.98萬頭,同比增長4.6%,家禽累計出欄89.1萬羽,同比下降0.9%。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2年全部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5.9%,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6.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1%。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貢獻率達64.4%,拉動GDP增長3.3個百分點。分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00%;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8.8%;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從行業大類看,全區13個大類行業中,6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7個行業同比下降。從重點行業看,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同比增長30.7%,貢獻率達100.7%,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8.3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不斷提升,從2021年的29.7%提升至2022年的31.3%。 建筑業保持較好增長,2022年新增有資質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11家,比去年同期增多8家,全年建筑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9.9%。 四、貿易和服務業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0.9%。消費市場呈分化狀態,批發業銷售額同比下降4.7%,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3.1%,住宿業營業額同比增長6.4%,餐飲業營業額同比下降1.8%。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同比增長6.9%,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下降12.6%,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同比增長9.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同比增長13.7%,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下降13.7%,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同比下降33.9%。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4.2%,金融業增加值增長6.5%。 五、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30.1%。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7.8%,第二產業投資同比下降8.6%,第三產業投資同比下降37.9%。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2.0%,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44.1%,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2.7%。房地產市場低迷,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37.8%。 六、財政 全年長洲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19億元,同比增長14.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77億元,增長6.7%,其中民生支出13.36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4.7%。 七、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年末長洲區常住人口30.10萬人,比上年增加0.05萬人,增長0.2%,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7.90萬人,比上年增加0.22萬人,增長0.8%。城鎮化率92.69%,比上年提高0.58個百分點。 城鄉居民生活:全年長洲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86元,名義增長3.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484元,名義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13元,名義增長6.7%。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90:1,比上年縮小0.06,城鎮與農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