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5710043806 于 2024-1-26 17:08 編輯
2022年于田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于田縣統計局2023 年 4 月 25 日
2022 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農業生產再創佳績,工業生產穩中有進,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人民生活持續改善,主要指標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一、綜合 經地區統計局初步核算,于田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9.75 億元,同比增長4.5%,(可比價,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 15.15 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 8.75 億元,增長 18.9%;第三產業增加值25.85 億元,增長 0.5%。從貢獻程度看,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 30%、18%、52%,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9、3.5、0.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由 2021 的 27.6:15.1:57.3 轉變為2022年的 30.5:17.5:52;全縣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DP)19338元,同比增長 4.4%。
圖 1:于田縣 2018—2022 年地區生產總值發展情況表
圖 2:2018-2022 年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
二、農業 2022 年,我縣農業產業結構得到了進一步調整,農牧民收入取得新突破。實現農林牧漁總產值(現價)41.15億元,同比增長 5.5%(可比價、下同),其中:農業總產值28.51億元,同比增長 41.2%;林業產值0.70 元,同比增長24.1%;牧業產值 10.85 億元,同比下降35.5%;漁業產值0.10億元,同比增長 67.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99 億元,同比增長19.0%。
圖 3:于田縣農、林、牧、漁業占農林牧漁總產值比重
全縣耕地總面積為 57.87 萬畝;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9.21 萬畝,糧食總產量 11.74 萬噸;糧食作物中:小麥播種面積 15.09 萬畝,總產 5.08 萬噸,平均單產336.8公斤/畝;玉米種植面積 10.86 萬畝,總產5.05 萬噸,平均單產465.4 公斤/畝。棉花播種面積1.22 萬畝,總產0.15萬噸,平均單產 121.1 公斤; 特色農作物種植面積達到18.52萬畝(其中:玫瑰花4.86萬畝,蔬菜 9.66 萬畝,萬壽菊4.0 萬畝)。 設施農業穩步發展,我縣現有設施農業溫室大棚2200座,總收入 3696 萬元,棚均收入16800 元。 截止 2022 年 10 月,全縣森林總面積達276.1 萬畝,天然林 202.14 萬畝,人工林 74 萬畝;其中:生態林36.7萬畝,經濟林 37.3 萬畝。 2022 年度全縣共完成造林面積(防護林)1.53萬畝,完成 1.4 萬畝計劃的 109.2%。 2022 年全縣完成 37.3 萬畝經濟林春夏冬各季的修剪管理,完成果樹管理培訓 85 期、培訓2.43 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 140%,同比增加 2000 人。 年末經濟林實有面積 37.3 萬畝,其中:掛果面積29.7萬畝,產量為 18.36 萬噸;其中葡萄實有面積9.8 萬畝,其中:結果面積 5.27 萬畝,產量11.86 萬噸;杏實有面積1.6萬畝,其中:結果面積 1.47 萬畝,產量1.17 萬噸,紅棗實有面積 5.8 萬畝,其中:結果面積5.7 萬畝,產量2.39萬噸。年末核桃面積 19.3 萬畝,其中:結果面積17 萬畝,產量為 2.84 萬噸。 人工種植紅柳 18 萬畝,接種大蕓15.3 萬畝,產量2.83萬噸。全縣天然草場 906 萬畝。 玫瑰花總面積 4.8 萬畝,產量1.01 萬噸,畝均收入2200元。 年末牲畜存欄頭數 95.76 萬頭;其中:羊存欄71.27萬只,同比減少 11.62 萬只,同比下降14.0%;牛存欄2.28萬頭,同比增加 0.51 萬頭,同比增長28.8%;牲畜出欄頭數76.78 萬頭,同比增長 40.3%,其中:豬出欄50 頭,牛出欄0.56 萬頭、羊出欄 15.66 萬只; 牛肉產量為 0.25 萬噸,羊肉產量為0.64 萬噸,禽肉0.17萬噸;奶產量 0.18 萬噸。 年末活家禽存欄 22.21 萬只,同比減少15 萬只,同比下降 40.3%;活家禽出欄 60.55 萬只,同比減少34.61萬只,同比下降 36.4%;禽蛋產量 0.04 萬噸,同比下降50%。 水產品產量 580 噸,同比增產162 噸,同比增長39.8%。 三、工業和建筑業 1-12 月全縣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5.22 億元,同比增長 3.13%;全縣實現全口徑工業增加值4.53 億元,比上年增長 0.8%(可比價)。其中規模以上(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企業 14 家,完成工業增加值3.34 億元,同比下降 4.3%,占全口徑增加值的 73.73%。1-12 月工業企業銷售產值(現價)為 12.97 億元,同比下降1.88%,其中:輕工業 6.97 億元,同比增長 23.6%;重工業6.0 億元,同比下降20.8%;產銷率達 85.2%。
圖 4:于田縣 2018—2022 年工業總產值完成情況表
全年全社會用電量 59027.05 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1%。按用途分: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543.66 萬千瓦時,增長46.3%;行業用電量 39483.39 萬千瓦時,同比下降19.2%;其中第二產業用電量 10036.65 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6%(工業用電量 8510.44 萬千瓦時,同比下降59.4%)。
圖 5:于田縣 2022 年用電量構成比例
全縣建筑業實現增加值 5.48 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 29.2%。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4 家,簽訂合同額 9.69 億元,同比增長15.6%。實現建筑業總產值 8.16 億元,同比增長 34.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達到17.15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25.6%,房屋竣工價值達1.79億元,同比下降 29.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縣固定資產投資總額 72.10 億元,比上年下降5.4%,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4 億元)的85.8%。2022 年在建項目 214 個,其中:5000 萬元以上項目66個,完成投資 12.84 億元,占總完成投資的17.81%;5000萬元及以下項目 148 個,完成投資59.26 億元,占總投資的82.19%,房地產 18 個,完成投資10.88 億元,占完成總投資的 15.09%。
圖 6:于田縣 2018—2022 年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
五、批零住餐貿易 2022 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7.37 億元,同比下降 9.11%,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億元,同比增長 21.9%。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銷售單位所在地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4.64 億元,同比下降 13.9%;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73 億元,同比下降 0.37%。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0.85 億,同比下降25.4%;商品零售 6.52 億元,同比下降6.5%。
圖 7:于田縣 2018-2022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情況
于田縣 2018-2022 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情況表指標 六、財政、金融及招商引資 財政:2022 年,我縣完成地方財政總收入5.35億元,同比增長 22.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為3.82 億元,同比增長 24.2%。地方財政總支出為63.32 億元,同比下降0.4%。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7.86 億元,同比下降10.8%。財政自給率為 8.0%,同比增長1.1 個百分點;地方財政收入占于田縣 GDP 的 10.8%,同比增長1.3 個百分點。
圖 8:于田縣 2018-2022 年地方財政收入情況
金融: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0.66 億元,同比增長 5.9%,其中:住戶存款余額29.54 億元,同比增長9.0%;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 43.96 億元,同比增長10.0%。
圖 9:于田縣 2018—2022 年金融機構存貸余額情況
招商引資:截止 2022 年年末,我縣實施的招商引資項目 68 個,其中新建項目 47 個,往年結轉項目21 個。本統計期內實現到位資金共 35.25 億元,同比增長25.1%。完成地委 2022 年下達目標任務 30.8 億元的114.5%,其中:區外項目 39 個,其中新執行項目29 個,往年結轉項目10個,累計到位資金 16.75 億元,占全縣到位資金總額的47.5%;區內項目 29 個,其中新執行項目18 個,往年結轉項目11個,累計到位資金18.50億元,占全縣到位資金總額的52.5%,全縣招商引資企業(項目)新增就業人數4456 人。
圖 10:于田縣 2018—2022 年招商引資資金到位情況
七、交通、郵電及旅游 截止 2022 年底,我縣境內農村公路總里程達4358.2公里,其中:縣道 522.1 公里,鄉道770.4 公里,村道3065.7公里。2022 年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共計12 個,全長56.05公里,總投資 23082 萬元。全縣機動車 27854 輛,同比增長16.2%。其中:大型車輛 324 輛、小型汽車 22554 輛,同比增長10.8 %;摩托車4976 輛,同比增長 43.9%。機動車駕駛員56909 人,同比增長 49.3%;其中:汽車駕駛員36945 人,同比增長59.1%;摩托車駕駛員 19964 人,同比增長34.1%。旅游收入增速明顯。積極響應全地區“旅游一盤棋”戰略,繼續加大建設紅色文化廣場、庫爾班·吐魯木文化紅色風情街和民族手工藝坊及旅游附屬配套設施等。A 級旅游景區 6 個,旅游星級飯店 1 個,旅游星級飯店客房數80間。2022 年全縣完成接待旅游人數64.65 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5.12 億元,同比下降 9.8%。全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 12013 萬元。本地固定電話年末用戶 0.61 萬戶,移動電話年末用戶18.56 萬戶,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 72 部/百人,全縣100%的鄉(鎮)通電話。全縣互聯網接入用戶 9.41 萬戶。 八、教育、文化和衛生事業 教育:2021-2022 學年全縣各級各類學??倲?42所,其中:幼兒園 143 所、小學 85 所、初中及一貫制學校11所、普通高中 2 所、中職學校 1 所。共有教學班級 2300 個,其中:幼兒園575 個、小學1249個、初中 315 個、普通高中 122 個、中等職業技術39個。在校學生總數為 88348 名,同比減少2326 人,下降2.6%。其中:幼兒園 13131 名、小學52582 名、初中14906名、普通高中 5967 名、中等職業技術1762 名。 教職工 5619 名(學前 1200 名、小學2517 名、初中1359名、普高 470 名、中職 73 名),其中專任教師5266名、教輔人員 200 名、工勤人員 60 名、行政人員93 名。黨員教職工 1763.
圖 11:于田縣 2022-2023 教學年各類學生數量
文化體育事業:目前,全縣建成全民健身中心1個,群眾體育場(足球場和健身跑道)1 個,大型農牧民體育場1個,鄉鎮非標準足球場 4 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5 個,籃球場 211 個,乒乓球臺 178 副,排球場3 個,健身廣場28000平方米,健身路徑 186 套;藝術團體1 個,送戲下鄉145次,演出場次 221 次;文化館 1 個,文化站17 個,培訓次數10次,活動次數 90 次;圖書館1 個,總藏書量6.6 萬冊,讀者服務 5.32 萬次;出車 200 余次,檢查文化市場480次,收繳盜版出版物盜版書 0 本個。博物館1 個,紀念館1個、電影院數 1 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入國家級3 項,自治區級 4 項,地區級 22 項,縣級17 項,成為名副其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之鄉。 廣播電視事業蓬勃發展。2022 年末擁有廣播電臺1座,電視臺 2 座,提升服務能力,2022 年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100%,村村通大喇叭 1314 套,戶戶通用戶48212 戶,村村通用戶 7335 戶,有線電視用戶數275。目前,有縣級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1 個,縣“戶戶通”運維中心1個,鄉級“戶戶通”維護站 16 個,村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站170個,鄉級設備維護維修技術人員15 人,全年維修戶戶通設備 3353 戶,維修大喇叭 1396 個。 衛生健康:衛生服務事業不斷改善。年末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數 261 家,其中:醫院5 家(公立二級甲等醫院2家、社會辦醫院 3 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52 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1 家、社區衛生服務站14 家、鄉鎮衛生院15家、村衛生室 196 家、個體診所 26 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4家、(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機構1 家、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 所、婦幼保健機構 1 所、計劃生育服務指導站1 所、醫療衛生機構核定床位 1375 張,其中:縣級醫院核定床位550張,占比 40%,實際開放 1650 張。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床位數 4.9 張。2022 年全縣共有衛生計生工作人員3200 人,其中:計生宣傳員 157 人、技術人員 2348 人,鄉村醫生506人。 九、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2022 年于田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80元,同比增長 4.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35 元,比上年增長1.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80 元,同比增長8.4%。 2022 年,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1546戶1850人,累計發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189.09 萬元;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有 26326 戶37830 人,累計發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 19357.93 萬元。共為25 戶25 人發放臨時救助資金共 10.2 萬元;今年80-89 歲的老年人每月補貼50 元,90-99 歲老年人每月補貼120 元,100 歲以上老年人每月補貼 200 元的標準,共為1093 名80 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高齡補貼 74.76 萬元。全年共為3672 名殘疾人發放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護理補貼 776.3 萬元,其中享受護理補貼的541 人,享受生活補貼的 1307 人。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0465 人,累計征繳養老保險金0.17 億元,累計發放養老金 0.29 億元,發放率 100%;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 22183 人,征繳保費 0.54 億元;醫療保險:全縣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17518 人,基金征繳15216 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41189 人,征繳9052萬元,其中:個人征繳 4273 萬元;失業保險:全縣參保人數14616人,基金征繳 0.1 億元;工傷保險:全縣參保人數24223人,基金征繳 0.06 億元;生育保險:全縣參保人數14591人。 十、市場監督、安全生產及生態環境 市場監督管理工作:截止2022 年年底注冊登記存續市場主體共 22265 戶,其中個體工商戶19733 戶,農民專業合作社 613 戶,其他類型企業 1919 戶;其中:2022 年新增的市場主體共 3742 戶(個體工商戶3362 戶,農民專業合作社56 戶,企業 324 戶)。
圖 12:于田縣 2022 年存續市場主體構成
安全生產:全縣累計檢查企業2928 家次,排查隱患8784處,下發整改通知書 1756 份,整改8784 處,停產停業整頓58 家次,行政處罰 370 萬元??h安委會對自治區、地區各級各類推送的 180 條隱患及時分析研判,按照行業監管好屬地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向相關鄉鎮和行業部門下發隱患整改督辦函 36 份,對督辦的問題隱患定人定時定責跟蹤督辦,限時銷號整改。地區推送的各類180 條問題隱患已全部銷號整改完畢,整改率 100%。 道路交通安全:以保 315 國道和民洛高速交通秩序通暢為重點,科學合理布置警力,強化路面執法管控。扎實推進“一盔一帶”專項治理行動,全力推進“千燈萬帶”工程,切實保障道路交通秩序。2022 年以來政治隱患道路44974.4㎡,安裝標志牌 850 個,清理路面障礙物147 處,安裝防護欄 153 ㎡,安裝爆閃燈 16 個,安裝警示樁132 個,規范標線 68697.55 ㎡。各鄉鎮以發揮“兩站兩員”職能為抓手,在鄉村主要路段、路口、學校附近安裝、維修、更換減速帶218 處,爆閃燈 350 部,為 4.8 萬輛摩托車、電動車張貼反光貼,覆蓋率達到 95%。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8902起,警告 8288 起。 氣候概況:全縣年平均氣溫13.9 攝氏度,比歷年偏高1.7 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 41.0℃,出現在7 月28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2.6℃,出現在12 月28 日;全年總降水量24.3MM,比歷年偏多 34.7MM,日最大降水量9.7MM,出現在6月 19 日;年總日照時數 1921.8 小時,比歷年偏少970.7小時;年極大風速為 15.2m/s,出現在5 月30 日;沙塵日數較多,浮塵 163 天,揚沙 14 天,沙塵暴12 天。 生態環境:全縣污水處理廠2 個,垃圾填埋場1個。2022 年,環境空氣站檢測有效天數349 天,數據有效率為98.6%,其中:環境空氣質量一級天氣(優)0 天,二級天氣(良)121 天,三級天氣(輕度污染)66 天,四級天氣(中度污染)35 天,五級天氣(重度污染)29 天,六級天氣(嚴重污染)98 天。
圖 15:于田縣2022 年氣候概況
注釋:[1]本公報中數據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科技、衛生、文化、林業、勞動就業及社會保障數據不含兵團。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于縣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和田調查隊,其他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其中,農業機械動力來源于縣農業農村局;林業數據來源于縣林業和草原局;貨物進出口數據來源于縣商工局;公路客貨運輸量來源于縣交通運輸局;民用汽車數據來源于縣交警大隊;郵政業務數據來源于縣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數據來源于三家通信公司;旅游數據來源于縣文化和旅游局;財政數據來源于縣財政局;金融信貸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于田縣支行;教育數據來源于縣教育局;衛生數據來源于縣衛生健康委員會;鄉村振興數據來源于縣鄉村振興局;體育數據來源于縣文旅局;就業與社會保障數據來源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數據來源于縣醫療保障局;電視、廣播數據來源于縣文旅局;城鄉低保、數據來源于縣民政局;環境監測及自然保護區數據來源于和田生態環境局于田分局;安全生產數據來源于縣應急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