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區域疫情等多重挑戰,伊寧縣團結帶領全縣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自治州黨委的各項工作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落實落細穩經濟各項政策舉措。2022年全年經濟加快恢復,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一、綜合
國民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2.86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7.3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34.72億元,增長12.6%;第三產業增加值40.85億元,下降0.7%。三次產業比重38.4:28.3:3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6%;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5億元,同比下降9.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億元,同比增長25.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574元,同比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27元,同比增長7.1%。
二、農林牧漁業
2022年伊寧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5.16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完成農業產值45.98億元,增長10.6%;林業產值0.25億元,下降43.6%;牧業產值36.28億元,下降2%;漁業產值1.1億元,增長0.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55億元,增長3.9%。
今年全縣農作物種植面積總體保持穩定,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26.45萬畝,同比增長0.7%。其中:正播面積為106.64萬畝,復播面積為19.81萬畝。糧食種植面積99.35萬畝,糧食總產量62.51萬噸,同比增長1.1%;其中:玉米種植面積為71.57萬畝,產量52.13萬噸,同比增長4.6%;小麥種植面積22.01萬畝(包括冬小麥21.09萬畝,春小麥0.92萬畝),產量8.67萬噸,同比下降10.3%;蔬菜種植面積為2.05萬畝,產量4.93萬噸,同比下降1.8%;油料種植面積為1.89萬畝,產量0.31萬噸,同比增長1.6倍。
畜牧業生產運行良好,牲畜年末存欄數125.77萬頭(只),增長7.1%;出欄81.17萬頭(只),下降6.5%;其中:牛出欄11.48萬頭,下降0.1%;羊出欄59.4萬只,下降2.7%;豬出欄8.31萬頭,下降8.8%;家禽出欄402.33萬羽,下降18.5%。肉產量4.74萬噸,下降6.7%;奶產量6.88萬噸,增長12.8%;雞蛋產量2.82
萬噸,下降12.8%。
2022年末全縣有20個鄉鎮(片區),其中有10鎮、8個鄉、2個片區;有152個村居委會。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2年末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0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112.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6%。
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下降3.4%,股份制企業增長30.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7.7%。
分門類看,采礦業增長44.6%,制造業下降13.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2.1%。
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下降4.9%;重工業增長30%。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28.84億元,同比增長47.1%;實現銷售產值115.69億元,同比增長38.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到102.7%。
2022年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共有8家,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3.62億元,同比增長44.3%;建筑企業房屋施工面積26.6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2.8%;房屋竣工產值2.16億元,凈增;竣工面積6.86萬平方米,凈增。
四、招商引資、固定資產投資和城鎮建設
2022年共執行招商引資項目29個,總投資217億元,到位資金88.5億元,同比增長33.7%。目前執行的29個項目中,其中:新執行項目22個,到位資金74.65億元,往年結轉項目7個,到位資金13.85億元。產業類項目24個,到位資金83.01億元,房地產項目3個,到位資金4.65億元,園區基礎設施項目1個,到位資金0.3億元,其他基礎設施項目1個,到位資金0.54億元。2022年以來12個招商小分隊赴江蘇、北京、湖北、寧夏、廣東等地開展招商,舉辦南通—伊寧產業對接會等招商活動,對接項目120余個。先后邀請南輝電子、新疆宏電環保、廣州晟啟能源、國錦科技等企業來縣考察80余批次。
2022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不含農戶投資)共134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9.1%。
從投資分類看,續建項目同比增長23.4%;新建項目同比增長23.2%;房地產項目同比下降48.9%。
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1.2%;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9%;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0.9%?;A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9%。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3.1%。
房地產投資同比下降48.9%。房屋施工面積17.5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6.4%;商品房銷售面積4.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4%;銷售額1.91億元,同比下降42.7%。完成二手房銷售417套,銷售面積4.24萬平方米,成交金額1.27億元。維修基金收繳518筆,收繳金額231.67萬元,支出32.18萬元。嚴格按照“三審三公示”原則分配公共租賃住房151戶,催繳續簽1813戶。累計收繳公共租賃住房租金1964戶439萬元,辦理退換房手續122戶,其中退房114戶,并已進行二次分配。維護修繕公租房188起。
高質量推進城市建設,城市面貌不斷提升。投入5.5億元,完成城市更新項目15個,改造提升6個老舊小區、惠及群眾632戶。濱河南路、新城路、民主路等5條城區道路完成改造提升,交通路網不斷優化,鋪設改造供熱管網12.8余公里、供水管網16公里,新增供暖面積8萬平方米,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2000套,城鎮基礎設施不完善。新建街旁游園3座,改造提升城區綠化面積6萬余平方米,縣城面貌明顯改觀。完成農村房屋抗震改造351戶。
強化城市管理,優化營商環境,全力提升縣城環境衛生水平。按標準要求對轄區道路467.9萬平方米路面進行清掃保潔,主干道夏季每天灑水降塵3次作業,并對主干道采取機械化巡回清掃的方式進行清掃,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加強園林綠化管理。完成吉里于孜大街、幸福路、314線等道路的修剪工作,總修剪3萬余棵;完成樹木涂白石灰和防治病蟲害藥物的工作。加大城管執法力度。全年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7起,處罰4.06萬元。依法清理占道經營和出店經營920余處,依法拆除違規設置戶外廣告70余處,清理亂貼亂畫450余處,處理各類違章停車300余起。累計摸排城市供排水、通信、供熱、供電、燃氣窖井蓋1050個,更換修復各類窖井蓋50余個。保障供水、污水處理安全及設施正常運行。全年完成售水量206萬m3,全年水費收入400萬元;累計維修、維護供水管網237余處,更換、改造戶表1013塊。全年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水進水量252萬m3,出水量248萬m3,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8%。中水回用量為64.476萬m3,中水回用率25.58%。
五、社會消費品
2022年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積極應對疫情沖擊,強化疫情防控,持續加大市場保供扶持力度,力爭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全力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消費品市場活力。2022年末共有限額以上商貿企業37家,其中,7家限額以上商貿零售企業、28家限額以上商貿批發企業、2家住宿餐飲企業;6家限上大個體。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25億元,同比下降9.4%。
按經營地分: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20.93億元,同比下降8.2%;農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7.32億元,同比下降12.8%。
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2.99億元,同比下降8.8%;商品零售25.25億元,同比下降9.5%。
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99億元;限額以下單位消費品零售額22.26億元。
六、交通和旅游業
2022年伊寧縣轄區已取得許可的客運、貨運、維修、駕培、客貨站場等道路運輸經營單位202家,其中客運5家,貨運179家,二類維修6家,駕培8家,客運站(場)2家,檢測站2家??拓洜I運車輛有1498輛,其中貨運車輛647輛,比上年減少了99輛;客運車輛851輛,更新營運客車69輛;客貨運車輛年審率為98%。已開通客運班線101條,其中市際班線1條,縣際班線31條,縣內班線69條,鄉、鎮(場)通班車率達到100%,行政村的通班車率達到100%。
文旅產業項目不斷提升。舉辦“域見·天山花?!币翆幙h薰衣草音樂節、伊寧縣“慶七一迎二十大,域見花海時裝秀”活動,召開伊寧縣文化旅游工作推進會暨鄉村文旅活動啟動大會,吸引了大批游客,讓游客感受到了伊寧縣旅游的發展成果和獨特魅力。天山花海成功申報國家4A級景區。運用網絡進行“魅力伊寧·和美杏鄉”品牌營銷,依托“兩微、一抖、一站”主渠道開展云端營銷,在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平臺發布圖文、短視頻作品13部,全網閱讀量達41萬人次。以“5·19中國旅游日”為契機,舉辦“青春孕育希望,享受美好旅程”為主題的“中國旅游日”活動,邀請發圖麥、若欣、古麗努爾等網絡達人參加活動,當日旅游人次達2540人。2022年接待旅游人數24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55億元。
七、對外經濟
2022年全縣各類外貿企業19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0913.83萬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出口10913.83萬美元。
八、財政、金融
財政收入方面:2022年伊寧縣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0.66億元,同比增長15.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9億元,同比增長25.2%。其中:稅收收入完成7.63億元,同比增長28.4%;非稅收入完成1.37億元,同比增長9.8%。
財政支出方面:地方財政支出完成60.08億元,同比增長8.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46.46億元,同比增長7.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24.1%、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51.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下降15.4%、衛生健康支出下降26.3%、教育支出增長增長1.6%、科學技術支出增長1.3%、節能環保支出增長158.7%、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增長234.1%。
2022年伊寧縣金融運行正常,主要特點是各項存款、貸款較上年同期穩步增長。
從金融存款方面來看:截止12月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4.27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住戶存款57.3億元,同比增長15.9%,占存款余額的68%;非金融企業存款16.29億元,同比增長36.1%。
從金融貸款方面來看:截止12月底,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為105.44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住戶貸款38.77億元,同比增長5.4%,占貸款余額的36.8%;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66.66億元,同比增長5%。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統籌發展基礎教育和農村教育?,F有各級各類學校259所(含一所職業高中),其中:幼兒園142所(公辦137所、私立5所),小學94所(公辦93所、私立1所),初級中學9所,九年一貫制9所,完全中學0所,高級中學3所,職業高中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縣教職工8687人,專任教師6696人;其中,幼兒園教職工2693人,專任教師1485人;小學(含教學點)教職工3452人,專任教師2971人;中學教職工1678人,專任教師1513人;高中教職工690人,專任教師589人;特殊教育教職工34人,專任教師26人;職業高中教職工140人,專任教師112人。全縣在校(園)學生共計89379人(含特殊教育學校),其中在園幼兒11042人,小學生47468人,初中生20332人,高中生8825人,特殊教育學生87人,職業高中學生1625人。
伊寧縣科技局聚焦主責主業,加大科技項目投入,推動科技創新突破。2022年以來落地立項自治區重點研發專項-廳地聯動項目1個,自治區級科技援疆項目2個,自治區級鄉村振興-產業振興項目2個,自治區級科技特派員引導項目2個,自治區級科技特派員服務項目6個,伊犁州重點研究與技術開發專項項目4個,伊犁州科技特派員后補助項目3個,爭取項目資金1206萬元。引導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2022年以來完成高新企業申報認定5家,登記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10家;成功舉辦第二屆伊寧縣創新創業大賽,組織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參賽,又選拔7家獲獎企業參加第八屆伊犁州創新創業大賽,其中“伊犁鼎然新能源有限公司”榮獲初創組一等獎,“新疆托乎拉蘇牧業有限公司”榮獲鄉村振興組二等獎,在自治區第九屆創新創業大賽中“新疆托乎拉蘇牧業有限公司”榮獲鄉村振興組三等獎。
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不斷壯大科技特派員隊伍,從2019年聘任的97名科技特派員發展到2022年在新疆科技特派員信息服務平臺注冊備案并通過審核的190個科技特派員,其中自然人科技特派員179名,法人科技特派員8個,科技特派員服務團3個,涉及種植業、林果業、畜牧養殖業、農產品加工、農業機械等領域。2022年各科技特派員組織各類培訓班100多場次,培訓農牧民15062余人,實施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引導項目2個,自治區科技特派員服務項目6個,州級科技特派員后補助項目3個,爭取項目資金81萬,安置富余勞動力上百人,推廣新技術、新成果數量26項,其中引進小麥、玉米、紅花、中藥材等新品種9項;引進蘋果、桃等新品種11項;引進畜牧養殖業新技術1項;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合作進行科技援疆、科技新成果轉化5項。
十、文化、體育、廣播和衛生
公共文化體系不斷健全。傳統文化進萬家,“文化進萬家·非遺過大年”納福送春聯活動,現場為群眾書寫贈送新春春聯1500余副,福字3500個;文藝節目下基層,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惠民演出84場次,受益群眾7200余人次;開展讀書系列活動15場(次);圖書閱讀有保障,辦理閱讀證12117人,借閱圖書29800人次,設流動書屋56個;開展民族少兒舞蹈、成人舞蹈、書法等免費培訓班120場次,受益學員1520余人次;提升基層文化專兼職人員專業水平,舉辦了兩期文化專兼職人員培訓班,培訓文化專兼職人員56人,12人赴自治區參加為期12天的培訓。
廣播電視服務不斷優化。對縣轄學校、私營企業、煤礦等地私自安裝地面衛星電視設施進行大排查,查獲并拆除12套非法銷售衛星電視廣播地面接收設施,堅決杜絕非法購買、銷售行為;強化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截至目前,伊寧縣維、漢綜合廣播累計播出10601小時,伊寧縣維、漢電視頻道累計播出10597小時;加大廣播電視維護力度,對調頻大喇叭、地面衛星接收設備進行2輪巡查檢修,截至目前,維修調試戶戶通設備210戶,檢修調試戶戶通機頂盒210臺,更換高頻頭60個、饋線65卷;加大設備檢修維護力度,對全縣20個鄉鎮(片區)的調頻大喇叭進行檢修維護,檢修310個點位,電源控制器更換45臺,調頻大喇叭更換58支。
全民健身運動精彩紛呈。加強“體教融合”工作機制,以縣體育中心為培訓基地,常態化開展籃球、足球(女子足球)、排球、田徑、摔跤、乒乓球六個項目,其中摔跤有15人在訓、中長跑20人、籃球隊30人、女足和男足40人,已注冊女子足球運動員19名、田徑運動員20名。同時,對各鄉鎮的體育人才集中進行培訓,提升學校體育的發展,組織全縣23支中小學足球隊300余名運動員伍參加了校園足球聯賽;積極開展體育賽事活動,舉辦伊寧縣第二十六屆農牧民暨職工運動會,350名籃球、排球、足球運動員參加比賽,進一步推動全民健身事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加強培訓力度,舉辦為期5天的伊寧縣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20人參加培訓,進一步提升縣域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發展水平,提升基層組織賽事活動的能力,不斷完善全民健身指導服務能力。
2022年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1個,其中:公立醫院2個;縣級醫療機構2個(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均為二級甲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執法局、婦幼保健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6個(鄉鎮衛生院20個、民營醫院3個、社區衛生服務站4個、村衛生室117個,綜合門診部1個、診所19個、醫務室2個);編制床位總數1877張,實際開放床位1800張;衛生健康系統共有職工3066人,其中在編1010人,縣級財政聘用298人,自聘1754人,公益性崗位4人;衛生技術人員2372人,執業(助理)醫師426人,執業護士787人。
十一、人民生活
據抽樣調查,202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574元,同比增長3.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27元,同比增長7.1%。
十二、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
就業服務方面。全縣完成城鎮新增就業4598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91人、登記失業再就業2590人、新增創業758人、創業帶動就業896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73萬人次、職業技能培訓9.89萬人次,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訓474人,新型學徒制培訓129人。開展崗位推介服務,組織開展各類招聘會44場次,127家企事業單位累計提供崗位9100多個,求職人員6800余人次,3500人次達成就業意向。開展駐企就業服務,優化整合駐企工作力量,安排64名干部入駐重點用工企業,常態化幫助企業做好招工、員工教育管理等工作。抓好高校畢業就業創業服務,2729名高校畢業生已全部完成實名制登記,開發并推送就業崗位3200多個,落實就業去向2645人。強化培訓促就業,整合資源提升技工學校辦學能力,建立了縣、鄉、村三級技工學校培訓體系,開設培訓工種22個,新申請開設紡織技術等4個學制專業,與20家職業院校、培訓機構開展校校合作,與8家企業建立校企合作;加強部門聯動,發揮行業部門、政法部門等部門作用,加強培訓組織力度,去冬今春分層分類完成勞動力培訓9.89萬人次;搭建平臺,提升培訓層次,協調伊犁技師學院與企業合作開展新型學徒制129人,開展高技能人才培訓474人,4家紡織服裝企業開展崗前培訓332人。落實政策穩就業,采取主動上門服務、點對點聯系宣傳、編發惠企政策宣傳冊等多種方式,加大政策宣傳、落實力度。落實企業新招用員工社會保險補貼74家540.51萬元,紡織服裝企業專項補貼220萬元,靈活就業及自主創業人員社保補貼456.18萬元,公益性崗位補貼528.04萬元,公益性崗位社保補貼385.69萬元,高校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社保補貼14家企業63人20.27萬元,就業見習補貼66.28萬元,就業援助金9人4.5萬元,自主創業補貼11人2.2萬元,發放個體工商戶創業擔保貸款14筆共180萬元。
社會保障方面。養老保險參保264556人次?;攫B老保險參保31750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18940人,機關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2810人);城鄉居民養老參保175215人;失業保險參保27182人;工傷保險參保30614人。三險待遇累計發放509894人次,累計發放待遇63265.22萬元。開展社?;鸸芾硖嵘晷袆?,不斷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加強疑點信息核查處理,上級推送疑點數據1134條,目前均已核實完畢,涉及問題數據149條,違規資金15.84萬元已全部追回。
開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規宣傳30場次,參與群眾1600余人,發放宣傳單(冊)4000份,現場解答農民工政策法規咨詢400人次。加強了欠薪源頭治理,督促建設項目落實農民工欠薪監測預警(薪薪通APP)五項制度。及時處理欠薪訴求,接收處理國家欠薪平臺線索365條,已經辦結342條;線下接受電話491次、來訪34人次均協助要回工資31萬元、12345政務平臺線索247條,已經答264條協助要回工資266萬元;對企業下發責令整改4份、立案1起。勞動爭議仲裁共立案受理案件37件,結案37件,為勞動者挽回經濟賠償120余萬元。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案件68起,認定工傷51件。
十三、環境保護
轄區內環境質量呈良好態勢,截止2022年12月31日,空氣自動站有效監測天數360天,優良天數358天(136+195),空氣質量優良率98.08%,PM2.5平均濃度18.90μg/m3。本縣環境空氣質量符合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二級濃度限值;伊寧縣吉里格朗水源地的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20Ⅱ型水,地表水即雅馬渡大橋的水質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Ⅱ類水。
說明:本公報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規上工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當年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