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砥礪奮進,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穩中有進,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就業形勢保持穩定,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在嚴峻復雜的形勢下實現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一、綜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8.59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03億元,增長7.0%;第二產業增加值18.59億元,增長11.3%;第三產業增加值31.96億元,增長0.7%。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42.9%,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1.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6.1%,全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5.40萬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人,出生率5.99‰;死亡人口753人,死亡率為4.72‰;自然增長率為1.27‰。
年末城鎮新增就業1850人,新增開發就業崗位3200個。城鎮登記失業率4.5%。全年轉移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4.14萬人次。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7.38億元,比上年增長8.6%,其中:農業產值42.01億元,比上年增長15.6%;林業產值1.29億元,比上年下降44.3%;牧業產值12.53億元,比上年增長2.6%;漁業產值0.34億元,比上年下降5.8%;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2億元,比上年增長4.0%。
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9.97萬畝, 比上年增長7.5%,糧食(含薯類)播種面積134.89萬畝,比上年增長8.7%,其中小麥播種面積35.25萬畝,下降4.2%,2022年玉米播種面積85.50萬畝,增長18.7%,水稻播種面積8.85萬畝,下降20.8%。
2022年全縣棉花播種面積1.25萬畝,增長278.6%;油料播種面積1.22萬畝,下降61.1%;甜菜播種面積2.69萬畝,增長6.9%;藥材播種面積7.19萬畝,下降6.9%,其中紅花播種面積7.09萬畝,下降2.5%;蔬菜播種面積1.52萬畝,增長1.5%;瓜果面積0.33萬畝,下降24.8%。
全年糧食產量(含薯類)776859?噸,比上年增加80626噸,增長11.5%。其中:小麥產量134777噸,下降2.1%;玉米產量570275噸,增長19.9%,水稻產量58790噸,下降20.0%。
全年特色林果12.94萬畝,產量61808噸。其中:蘋果33500噸;堅果產量136噸;瓜果類產量8588噸。
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16037噸,比上年下降33.6%。其中:羊肉產量4848噸,下降37.3%;牛肉產量4935噸,增長3.4%;豬肉產量2212噸,增長27.1%;禽肉產量1329噸,下降17.9%。禽蛋產量4566噸,下降6.5%。奶類產量14572噸,下降8.3%。
年末牲畜存欄54.65萬頭,比上年末增長8.9%。其中:牛存欄9.08萬頭,增長30.3%;羊存欄40.57萬頭,增長3.2%;豬存欄2.65萬頭,增長56.8%。牲畜出欄34.8萬頭,增長3.0%。其中:牛出欄2.74萬頭,下降3.2%;羊出欄26.96萬頭,增長0.9%;豬出欄3.1萬頭,增長34.2%。
年末,全縣擁有農業機械化總動力38.32萬千瓦,增長5.5%。擁有拖拉機6709臺,增長3.6%,其中大中型拖拉機5761臺,增長5.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98%,機耕100%,機播率100%,機收率94%。當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8038噸,與上年持平,農藥使用量105.86噸,增長1.6%,地膜覆蓋面積10.81萬畝,同比下降2.1%,農村用電量14575萬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13.5%。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縣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299451萬元,增長16.9%。全年工業增加值100718萬元,比上年下降6.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9.8%,股份制企業增長5.7%,非公有制企業下降22.0%。分工業門類看,采礦業增長16.4%,制造業下降20.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8.7%。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15.0%,重工業增長1.1%。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5.3億元,比上年增長89.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61.64元,比上年下降5.97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6.67%,比上年提高5.33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8.0%,比上年下降6.2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98.3%;完成工業品出口交貨值0.73億元,比上年下降3.5%。在統計的14種工業產品中,5種產品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為35.7%。
202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全縣具有三級以上資質等級建筑企業14家,較上年增加3家;全年全社會建筑業總產值24.52億元,比上年增長130.2%;增加值86169萬元,比上年增長40.8%;簽訂合同額33.27億元,下降4.5%;房屋施工面積74.06萬平方米,增長59.5%;房屋竣工面積2.49萬平方米,下降47.2%。從事建筑業活動的從業人員平均人數3060人,增長135.4%。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利潤1847萬元,比上年增長613.2%。其中:國有控股企業1749萬元,增長75.8%。
四、固定資產投資、房地產
年末,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1.3%。在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85.1%;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4.4%;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60.8%。
房地產開發投資3034萬元,下降48.8%;其中住宅2991萬元,下降41.9%;商品房銷售面積11147平方米,下降71.6%;商品房銷售額4225萬元,下降72.1%。
五、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4141萬元,比上年下降19.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6256萬元,比上年增長2.0%;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4216萬元,比上年下降7.9%;金融業增加值33288萬元,增長7.5%;其他服務業增加值231402萬元(非營利性服務業196472萬元,其他營利性服務業34930萬元),增長0.7%。全年規模以上其他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910萬元,比上年下降62.3%。
全年完成郵政行業業務總量1037.59萬元,比上年下降1.5%,其中快遞業務收入162萬元,比上年下降40%。郵政業完成郵政函件業務4466件,包裹業務11023件。全年通信業務總量14961萬元,比上年下降0.03%。全縣固定電話用戶31139部,比上年末減少2451戶,下降7.3%;移動電話用戶213834戶,下降1.9%;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104369,比上年增加11587戶,增長12.5%。
六、國內貿易、對外經濟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8億元,比上年下降8.4%。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10.19億元,比上年下降2.1%;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59億元,比上年下降26.7%。按規模統計,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3.54億元,增長41.9%。
全年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9848.17萬美元,增長18.9%。其中出口總額9532.48萬美元,增長19.3%;進口總額315.69萬美元,增長11.1%。
七、財政金融
全年自治縣地方財政收入89717萬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032萬元,比上年增長11.2%。各項稅收收入34373萬元,增長16.9%,其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分別為8299萬元、4625萬元、1057萬元,增速分別為-24.2%、14.3%和11.5%。
地方財政支出471829萬元,比上年增長27.2%,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49639萬元,增長13.7%。一般公共服務支出31505萬元,增長7.7%;教育支出63921萬元,增長20.1%;衛生健康支出31392萬元,增長4.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6053萬元,增長3.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728萬元,下降42.4%;農林水事務支出84727萬元,增長8.9%。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857302萬元,比年初增加140213萬元,同比增長19.6%。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147706萬元,同比增長39.8%;住戶存款603746萬元,同比增長19.7%。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17399萬元,比年初增加125592萬元,同比增長18.2%。其中住戶貸款230807萬元,增長18.3%;企事業單位貸款586592元,增長18.1%。
八、居民收入消費、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72元,比上年增長5.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53元,比上年增長4.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80元,比上年增長7.5%。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9419人,離休、退休919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76500人,比上年減少4109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4574人,比上年增加32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574人,比上年增加245人。
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54287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161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32669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5903人,與上年持平。
年末,全縣養老服務機構9個(其中民辦1個),擁有床位數764張,收養救助人數138人,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支出3494萬元。
八、科技、教育
全年自治區級科技新立項項目18個,其中: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專項18個。已掛牌的州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擁有高新技術企業6家。星創天地3個,其中:自治區級2個、自治州級1個。
全年獲得專利授權46件,年末有效專利79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14件。
全縣共有基礎教育校(園)數96所:幼兒園62所,義務教育33所(小學 21所),中學12所(初級中學2所,九年一貫制10所),高級中學1所;教職工人數2902人,專任教師2384人。
普通高中招生1101人,在校生3190人,畢業生993人。
普通初中招生2452人,在校生7241人,畢業生2188人。
普通小學招生2021人,在校生15924人,畢業生2633人。
學前教育招生1325人,在校生4975人,畢業生1466人。
義務教育鞏固率為99.5%(小學99.3%,初中99.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8.3%。
九、文化旅游、衛生
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14.7萬冊,博物館1個,綜合檔案館1個,開放檔案5077件。擁有廣播電臺2座,電視臺2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據第三方評估調查,自治縣接待旅游總人數192.21萬人次,同比下降32.4%,實現旅游收入5.54億元,同比下降55.2%。
年末,自治縣共有111家醫療衛生機構,其中:縣級公立醫院2所,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6所,其中村衛生室49所。衛生機構核定床位數710張;衛生技術人員1051人,執業(助理)醫師307人,其中執業醫師223人;注冊護士259人。
十一、資源、環境、能耗和安全生產
全縣縣域面積3583.38平方公里(不含兵團、奶牛場和伊犁州養雞場),已發現礦種21種,已開發資源儲量的礦種12種,已查明煤炭儲量301億噸,保有資源量121.38億噸。全年總用水量95236萬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93918萬立方米,工業用水284萬立方米,生活用水914萬立方米。
全縣林地面積100.42萬畝,草地面積251.47萬畝,全年完成造林面積3440公頃,森林覆蓋率14.98%。自治區級以上自然保護區2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1個,保護區總面積2842公頃。
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98%。監測斷面水質達到三類標準,水質優良比例達到10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99983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23.1%。全社會用電量108414萬千瓦時,增長8.4%。其中:工業用電量36667萬千瓦時,增長3.4%;居民用電17731萬千瓦時,增長29.6%
年末全縣機動車保有量44300輛,其中:載客汽車30653輛,載貨汽車6916輛,專項作業車206輛,摩托車6459輛、掛車66輛。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0起,同上年持平;死亡0人。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于自治縣統計局,其他數據來源于相關部門。其中,農業機械動力來源于自治縣農業農均局;林業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利用外資數據來源于自治縣商務局;民用汽車數據來源于自治縣公安局;郵政業務數據來源于自治縣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數據來源于自治縣電信、移動、聯通;旅游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文化和旅游局;財政數據來源于自治縣財政局;金融信貸數據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察布查爾縣支行;教育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教育局;衛生數據來源于自治縣衛生健康委員會;就業與社會保障數據來源于自治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數據來源于自治縣醫療保障局;電視、廣播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文旅局;城鄉低保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民政局;環境監測及自然保護區數據來源于自治縣生態環境局;安全生產數據來源于自治縣應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