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德??h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我縣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全縣各級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縣經濟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22年全縣生產總值[2](GDP)136.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16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86.65億元,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32.26億元,增長3.8%。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2.6%、63.7%和23.7%,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3%、82.6%和10.0%。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36.49萬人。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26.7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49萬人,城鎮化率為35.49%,比上年增長3.41個百分點。
????二、農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7.53億元,比上年增長5.2%。其中農、林、牧、漁業及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分別為15.83億元、1.55億元、8.48億元、0.25億元和1.42億元,比上年增長分別為4.5%、28.9%、2.9%、8.5%和5.6%。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37.07萬畝,糧食總產量達9.94萬噸,其中春收糧食產量919.74噸,夏收糧食產量3.80萬噸,秋收糧食產量6.05萬噸。 三、工業和建筑業?
????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32家,比上年末增加4家。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3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增長25.4%。?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從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5.4%。
????從三大門類看,采選業增加值同比下降32.9%,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電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2.9%。
????從重點行業看,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8.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8.6%。
????從產品產量看,主要工業產品鋁材同比增長80.2%,蠶絲增長32.4%,鐵礦石成品礦同比增長26.9%,錳硅合金同比增長17.9%,氧化鋁同比下降1.5%。 年末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共13家,全年實現總產值2.84億元,增長18.0%。建筑業增加值6.77億元,比上年增長1.0%。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固定投資同比增長346.5%,第二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2.2%,第三產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6%;分項目看,5000萬元以上項目投資下降22.9%,500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增長94.6%;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49.9%,建安投資同比下降3.5%,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6%,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7.1%。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完成5.1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8.0%。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8%。按銷售單位所在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21.0%。按消費類型統計,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5.9%;商品零售同比下降6.6%。
????在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類、飲料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分別比上年增長78.6%、22.2%和12.2%,化妝品類增長52.7%,日用品類增長31.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68.0%,石油及制品類增長16.7%,中西藥品類下降26.2%,文化辦公用品類下降27.4%,汽車類下降52.3%。 全年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完成7.85億元,比上年下降13.0%;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完成18.86億元,比上年增長1.1%;住宿業營業額完成1.34億元,比上年增長5.1%;餐飲業營業額完成2.13億元,比上年下降5.6%
????六、交通運輸
????全年全縣公路客運量199.71萬人次,同比下降34.1%;客運周轉量5938.89萬人公里,同比下降63.9%;貨物運輸量491.21萬噸,同比下降1.1%;貨物運輸周轉量35901.39萬噸公里,同比增長6%;客貨運周轉量36495.28萬噸公里,同比增長2.8%。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全縣財政收入9.18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0.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6.01億元,同比下降16.2%,其中稅收收入3.96億元,同比下降2.7%,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為65.8%。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45億元,同比增長12.7%,其中,民生重點領域支出28.44億元,同比增長9.2%,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為80.2%。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02.25億元,比年初增加15.45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2.64億元,比年初增加7.32億元,同比增長11.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10.66億元,比年初增加26.58億元,同比增長31.6%。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縣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8元,名義增長5.2%。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81元,名義增長3.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1元,名義增長7.1%。   年末全縣參加城鎮職工(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4807人(其中在職參保18184人),比上年末增加639人(其中在職增加482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16192人,減少10410人。
????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5065人,增加490人,年末全縣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348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4570人,增加1435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4436人。
????2022年12月全縣共有3911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5857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437人享受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全年臨時救助43530人次(含抗疫一次性救助42926人次)。
????年末全縣共有各類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務機構22個,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機構1個。民政服務床位1834張,兒童福利和救助保護機構床位13張。
????九、教育
????2022年全縣共有學校132所,其中:普通高中學校1所,普通高中學校在校生3992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1214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7.78%。義務教育學校71所(其中小學24所、初中13所、教學點34所),在校學生35397人,義務教育鞏固率99.65%。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99人。幼兒園5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2所,民辦幼兒園37所;在園(班)幼兒10584人,其中在讀公辦園5548人,在讀民辦園5036人,學前三年毛入學率96%。
????全縣現有教職工4179人,其中普通高中學校教職工305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職工102人,義務教育學校教職工2381人,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25人,幼兒園教職工1366人。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479人,在校生1214人,畢業生406人;普通高中招生1315人,在校生3992人,畢業生1543人;普通初中招生4016人,在校生11648人,畢業生3942人;普通小學招生3589人,在校生23749人,畢業生4094人;特殊教育招生6人,在校生99人,畢業生21人。  十、文化旅游、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縣文化和旅游系統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壯劇團60個,舞蹈隊1個,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博物館0個,文化館1個,文化站12個。全年館藏各類報刊報刊4.0529萬冊(截止2022年累計數),圖書8.4688萬冊(張)(截止2022年累計數)。無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年末全縣共有廣播電視發射臺18座。數字電視用戶1.4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9%,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66%。年末全縣共有體育場地1517個,體育場地面積656308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2.45平方米。年末全縣?A?級旅游景區4家,其中,4A?級景區4家。星級飯店3家,其中,四星級2家,三星級1家。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6.51億元,接待游客總人數66.86萬人次。其中,國內游客66.86萬人次,國內旅游總收入6.51億元。
附言: 一、注釋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常住人口指在德保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戶口在德保、外出德保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口。 二、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數據來自德??h公安局;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縣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德??h支行;交通數據來自縣交通運輸局;教育數據來自縣教育局;廣播電視、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旅游、體育數據來自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衛生事業數據來自縣衛生健康局;社會服務及救助數據來自縣民政局;其他數據均來自縣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