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玉林市福綿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福綿區在玉林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按照中央、自治區和玉林市關于經濟穩增長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全年經濟社會保持平穩發展。 ? 一、綜 ?合 初步核算,2022年福綿區生產總值(GDP)131.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第一產業增加值36.53億元,增長4.9%;第二產業增加值53.83億元,增長10.2%;第三產業增加值41.51億元,增長2.5%。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7.7%、40.8%、31.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240元。 2022年末全區常住人口3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3.68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2.75%。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29億元,同比下降2.6%;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5.18億元,同比下降8.0%。 ? 二、農業 2022年,全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2.42億元, 同比增長5.5%。其中,農業產值增長5.8%,林業產值增長10.3%,畜牧業產值增長4.7%,漁業產值增長3.0%,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同比增長6.2%。 全年糧食總產量14.10萬噸,同比增長1.9%。蔬菜產量62.05萬噸,增長5.8%;油料產量0.56萬噸,增長7.8%;甘蔗產量22.61萬噸,下降0.9%;水果產量9.37萬噸,增長10.2%。生豬出欄29.29萬頭,增長6.1%;家禽出欄3326.74萬羽,下降2.6%;生豬存欄15.1萬頭,增長1.3%;家禽存欄1137.60萬羽,增長1.4%。肉類總產量7.51萬噸,增長1.8%;豬肉產量2.35萬噸,增長9.7%。禽蛋產量1.96萬噸,增長1.6%。水產品總產量1.3萬噸,增長3.3%。 ? 三、工業和建筑業 2022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全年建筑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7%。 ?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全區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8.5%,其中工業投資增長7.4%,建安投資增長15.0%,民間投資增長17.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27.5%,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53.6%。 ?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7億元,同比增長0.7%。批發業商品銷售額同比下降18.0%、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0%、住宿業營業額同比下降3.8%、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7.5%。 ? 六、對外經濟 2022年,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26737萬元,同比增長9.1%。其中,出口25811萬元,同比增長23.6%;進口927萬元,同比下降74.4%。 ? 七、交通、郵電 全年公路運輸周轉量29.95億噸公里,比上年同期下降6.2%。全年郵政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4.3%;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21.8%。 ? 八、教育 全區普通初中11所,小學97所,義務教育在校生50623人。其中,初中在校學生18757人,小學在校學生31866人。 ?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區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站6個,圖書藏量40.64千冊。年末全區共醫療衛生機構10個(含3個民營醫院),衛生技術人員1165人(其中執業醫生353人),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900張。 ?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年末全區總人口44.22萬人(公安戶籍數),年末常住人口32萬人,常住城鎮人口13.68萬人,城鎮化率42.75%。 全年全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015元,名義增長4.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158元,名義增長3.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43元,增長6.4%。 全年全區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2458元,名義增長0.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536元,名義增長2.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1066元,名義下降1.1%。 ? 十一、資源、環境、城市建設 森林覆蓋率56.83%。初步核算,全年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比上年增長5.2%,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源消耗比上年下降6.8%。全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 ?????
注釋: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除農業外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合計數或相對數由于單位取舍不同,四舍五入的原因而產生的計算誤差,存在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均未作機械調整。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統計口徑為年主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4.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統計標準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統計標準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萬元及以上。 5.2015年起,“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更名為“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6.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郵政業務總量按2020年價格計算,電信業務總量按2021年價格計算。 7.常住人口指在福綿區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戶口在福綿、外出福綿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口。 8.規模以上工業能源總量、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增速按2020年不變價格計算。 9.本公報中第一、六、七、八、九、十、十一項內容包含部門數據或為部門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