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葉城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 年全縣在自治區黨委、地委和縣委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緊緊聚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堅持新發展理念,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經濟和社會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綜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6.05 億元,增速2.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15 億元,增長 6.1%;第二產業增加值20.67 億元,增速-0.3%;第三產業增加值 60.23 億元,與上年持平。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5.8%,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16.4%,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 47.8%,第三產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三次產業比重為:35.8:16.4:47.8。
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口11332 人,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 330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全年轉移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 132505 萬人。
二.農業
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服業總產值120.16 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 77.16 億元,牧業總產值34.21 億元,林業總產值1.34 億元,漁業總產值 0.57 億元。農林牧漁服產值6.88億元。
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5.15 億元,同比增長6.1%,拉動經濟增長 2.07 個百分點。
全縣總耕地面積 113.53 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54.86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 99.11 萬畝(主要有小麥38.3萬畝,玉米 59 萬畝,水稻 0.37 萬畝,青稞0.34 萬畝),蔬菜瓜類播種面積 20.8 萬畝,棉花播種面積為16.7 萬畝,薯類播種面積 1.1 萬畝。
糧食總產 31.6 萬噸,同比增長11.9%,其中小麥13.85萬噸,同比增長 19%;玉米 17.41 萬噸,同比增長18%;水稻 0.11 萬噸,同比增長 18.8%。畜牧業方面:年末存欄量138.59 萬頭。其中:牛 13.19 萬頭,同比增長12.5%;生豬0.78 萬頭,同比增長 44.1%;羊124.62 萬只,同比增長10.8%;家禽 132.42 萬只,同比下降13.8%。年末出欄量:牛4.19萬頭,同比下降 24.2%;生豬 1.13 萬頭,同比增長82.3%;羊92.7 萬只,同比增長 3.5%。家禽150.67 萬只,同比下降31.2%。棉花 2.02 萬噸,同比增長 9.5%,蔬菜63.35 萬噸,同比增長59.3%;核桃 13.5 萬噸,同比增長20.5%。
三、工業和建筑業
(一)工業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44 家。
全年口徑工業增加值 9.93 億元,增速-14.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 5.19 億元,同比下降12.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按經濟類型劃分,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26.6%;股份制企業下降 100%;私營企業下降12.1%。按工業三大門類劃分,采礦業下降 14.6%;制造業下降12.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3.9%。按輕重工業劃分,輕工業增長 41.1%;重工業下降12.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產量。鐵礦石原礦239021.8噸,鉛金屬含量 6248.2 噸,小麥粉25831 噸,熟肉制品1.6噸,飲料 6550 噸,服裝 215.8 萬件,塑料制品5017.1噸,硅酸鹽水泥熟料 687181.8 噸,水泥771545.2 噸,商品混凝土 210869.4 立方米,磚 2160 萬塊,纖維增強塑料制品4611噸,鋼結構 10784.6 噸,自來水生產量989 萬立方米;發電量 12316.96 萬千瓦時,人造板129503.5 萬立方米,鞋20.1萬雙,化學試劑 3063.8 萬噸。
在全地區重點監測的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 19.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下降18.4%;農副食品加工業下降 19.7%;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下降2.2%。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19.59 億元,比上年下降 28.08%;利潤 1.49 億元,比上年下降52.69%。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 86.2%,比上年下降0.9 個百分點。
(二)建筑業
全縣有資質建筑企業24家。全年實現建筑業增加值10.7億元,比上年增長 16.5%。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3.94 億元,比上年下降22.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23 億元,增長2.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 0.7 億元,比上年下降23.04%;金融業增加值 3.15 億元,下降 7.9%;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5.84億元,增長 3.2%。
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62億元,下降 6.26%;營業利潤-0.54 億元,下降785.25%。全年鐵路完成貨運量 11.8 萬噸,比上年增長-55.8%。鐵路完成客運量 13.74 萬人次,增長-21%;公路完成客運量351.6939 萬人次,同比下降 44.7%。
全年郵政行業業務總量完成1452.68 萬元,比上年增長11%。郵政寄遞服務業務量完成238973 萬件,增長30%;郵政寄遞服務業務收入完成 333 萬元,同比下降21.83%。
全年三大通信運營商完成業務總量28145 萬元,同比增長 0.82%。其中:年末固定電話用戶數6.197 萬戶,同比下降 65.94%;年末移動電話用數 39.83 萬戶,比上年下降2.33%;年末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13.6275 萬戶,同比下降46.49%。
五、國內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45 億元,同比下降19.8%,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58 億元,同比下降63.4%。按消費類型分,批發業同比下降79.7%;零售業同比下降 31.7%;住宿業下降 70.9%;餐營業下降56.2%。
從經營主業看,汽車銷售類10237.8 萬元,比重40%,產值同比下降 79.7%;建材銷售類3851.1 萬元,比重14.9%,同比下降 18%;百貨類銷售 3944.2 萬元,同比下降30.2%;燃氣類銷售 2444.2 萬元,同比下降23.4%;果蔬類銷售3037.5萬元,同比增長 37.6%。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 45.79 億元(不含農戶),同比下降19.9%,其中: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57 億元,下降34.73%,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中:第一產業5.69 億元同比下降74.7%;第二產業 5.99 億元同比增速35%;第三產業15.28億元增速為 36.2%。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57 億元,下降34.73%。
七、對外經濟
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 1415 萬美元,同比下降21.43%。其中,出口總額 1415 萬美元,同比下降21.43%。
八、財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6.1665 億元,同比增長10%。其中:稅收收入 2.7024 億元,同比增長-6.07%。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 70.6547 億元,同比下降8.14%。其中:教育支出 20.7863 億元元,科學技術支出0.2106億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 0.3449 億元,社會保障就業支出11.8548 億元,衛生健康支出5.0552 億元,農林水支出11.548 億元。
年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128.01億元,同比下降 4.45%。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32.04 億元,增長-12.7%;住戶存款余額 74.89 億元,增長-8.61%。年末金融機構貸款 85.46 億元,同比增長0.79%。其中,住戶貸款25.75億元,增長 42.53%;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59.71億元,增長-10.55%,存貸比為 66.8%。
全年保險公司各項保費收入1.5689 億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 0.5961 億元,同比增長-12.69%;人壽險收入0.8912億元,同比增長-4.1%。全年各類保險賠款支出0.6326億元,同比增長 0.57%。其中,財產險賠款0.4268 億元,下降26.28%;人壽險賠款 0.1836 億元,同比下降8.23%。
九、居民收入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452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0.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5 元,比上年名義增長 7.6%。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 11332 人,城鎮登記失業率4%,全年轉移就業農村賦予勞動力 132505 人次。
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5106 人,比上年增加4726 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35581人,增加 173 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77515 人,新增3247 人。
年末失業保險參保人數 12832 人,新增0 人。
年末工傷保險參保人數 29179 人,新增1306 人。
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50119 人,減少2113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人數30047 人,減少1389 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20072 人,減少724 人。
失業保險參保繳費人數 12832 人。
工傷保險參保繳費人數 29179 人,增加1306 人。
全縣納入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15595 人,其中: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25239 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0356人。
年末全縣 13 個鄉、8 個鎮,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31 個,床位 2739 個。社會福利機構10 所,床位數874個,其中:兒童福利院 1 所,床位數270 張,集中收養153人;鄉鎮敬老院 8 所,床位數 434 張,集中收養212 人;救助站 1 個,床位數 10 張,集中收養0 人。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全縣積極爭取各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12 個,其中:產業振興項目 3 個,科技特派員項目3 個,科技特派員爭取項目 4 個,重點研發項目 1 個,科技創新團隊項目1個??萍夹椭行∑髽I 3 個,自治區農業科技園區1 個。
普通中學20所,普通中學專任教師3775人,在校學生44463人。其中:高中5所,全年招生4400人,在校生11239人,畢業生3340人。初中15所,全年招生12832人,在校生33224人,畢業生8454人。
普通小學147所,小學專任教師4463人,全年招生13897人,在校生100736人,畢業生13585人。
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235人,全年招生19人,畢業生19人。
幼兒園121所,全年招生2248人,在園幼兒14504人,畢業幼兒8178人。
農村義務教育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40.7%。
十一、文化旅游和體育、衛生健康
全縣公共圖書館 1 個,年末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3.4萬冊。劇場、影劇院 1 個,體育場館1 個,文化站26個。
全縣廣播電視臺 1 座,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鄉鎮廣播站 21 作,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9%。
全年全縣接待游客 108.162 萬人次,旅游收入3.01億元。目前全縣共擁有 A 級景區10 處,其中:4A 級1處,3A級 5 處,2A 級 4 處。年末共有體育場館 27 所,其中:喀格勒克鎮4所,鄉鎮 2 所。
年末共有體育健身場所2 所,其中:喀格勒克鎮1所,鄉鎮 1 所。
年末共有醫療衛生機構 447 個,擁有床位3627個,衛生技術人員 3501 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605人,注冊護士 1367 人。
醫院 21 個,其中:綜合醫院19 個,??漆t院1個,民族醫院 1 個,共有床位 1905 張。衛生技術人員1832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 356 人,注冊護士870 人。
衛生院 21 個,擁有床位1662 張。衛生技術人員140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83 人,注冊護士419人。
婦幼保健醫院 1 個,擁有床位60 張。衛生技術人103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0 人,注冊護士40人。
村衛生室 369 個,鄉村醫生819 人,衛生員0 人。
醫療衛生機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 個,衛生技術人員30人。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縣行政區域面積 2.8561 萬平方公里,森林面積121551.8 公頃,森林覆蓋率4.18%。草原綜合植被覆蓋38.3%。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 0.28 萬畝,其中:生態林0.28萬畝。自然公園 2 處,其中:濕地公園1 處,國家沙漠公園1 處,總面積 47 平方公里。
全縣已發現礦種 33 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11種,其中:能源礦產 11 種,金屬礦產5 種,非金屬礦產6 種。
全年用水總量 86109 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81023萬立方米,工業用水 120.10 萬立方米,生活用水2423.7萬立方米,人工生態環境補水 2542.2 萬立方米。
全社會用電量 9.26 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0.88%。
全年水環境質量監測,提孜那甫河薩依巴格國控監測斷面、玉孜門勒克區控監測斷面水質均為一類水質;宗朗、保爾、巴仁、加依提勒克、蘇蓋提艾日克等5 作水質穩定保持在國標地表水二類水質以上;宗朗水庫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優良,提孜那甫河水源地、棋盤鄉拜勒都爾水源地、烏夏巴什烏魯克河水源地、柯克亞4 村地下水水源地、宗朗4 村地下水水源地等 5 個飲用水源地以及烏魯克河農灌區水質優良率為 100%。
全縣污水處理廠 2 座,污水處理率97.27%,其中: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 97.27%。
大氣環境有效監測天數365 天,空氣質量達到優良天數 162 天,占 44.38%。
全年共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12 起,死亡8 人,受傷14 人,直接經濟損失 762.11 萬元,同比事故減少44起,下降 79%;死亡人數增加 5 人,上升63%;受傷人數減少3人,同比下降 18%。
其中: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 人,同比減少1人,下降50%;受傷 12 人,同比增加 3 人,上升20%。
十三、上海市對口援建項目
全年上海市對口援建項目15 個,援助到位資金6.28億元,資金到位率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