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23 于 2024-1-5 10:32 編輯
2022年墨玉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落實落細穩增長促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全縣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
一、綜 合
根據地區統一核算結果,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7億元,比上年增長4.7%(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4.93億元,增長7.2%;第二產業增加值15.45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46.62億元,增長4.3%。三次產業結構為36.0:15.9:48.1。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367人,比上年下降12.5%。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521人,全年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19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72%。
全年轉移就業農村富余勞動力16.82萬人。其中:疆外新增轉移就業1.32萬人、疆內就業0.97萬人、就地就近就業14.53萬人。全年實施職業技能提升培訓4.01萬人次。開展招聘會35場(線下招聘會25場,網絡招聘會10場),參會企業344家,提供就業崗位1.95萬個。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0.25億元,剔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增長7.5%。其中,農業產值44.81億元,增長18.5%;林業產值0.59億元,增長6.1%;牧業產值22.56億元,下降8.8%;漁業產值0.25億元,增長62.0%;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04億元,增長16.7%。
全年糧食播種面積67.59萬畝,增長1.7%。其中:小麥播種面積45.41萬畝,增長7.7%;玉米播種面積21.05萬畝,下降6.2%;稻谷播種面積1.13萬畝,下降39.0%。
棉花面積1.97萬畝,增長10.9%;油料面積0.01萬畝,下降85.6%;蔬菜種植面積11.22萬畝,增長0.7%;苜蓿青貯玉米等其他作物15.7萬畝,下降20.0%。
全年糧食總產量23.26萬噸,增長1.6%。其中:小麥產量14.94萬噸,增長1.5%;玉米產量7.63萬噸,增長4.8%;稻谷產量0.69萬噸,下降23.8%。
全年棉花產量0.18萬噸,增長18.8%;油料產量0.03萬噸,下降79.9%;蔬菜產量13.6萬噸,增長5.8%;瓜果類產量9.11萬噸,增長213.5%。
全縣牲畜存欄130.35萬頭,下降3.0%;牲畜出欄78.06萬頭(只),增長0.4%(豬、牛、羊等);家禽出欄1771.3萬只,增長5.5%(雞、鴨、鵝等);鴿子出欄511.64萬羽,增長8.2%;兔子出欄180.35萬只,下降99.9%。
全年肉產量5.44萬噸,增長8.4%;禽蛋產量0.47萬噸,增長109.0%;牛奶產量1.13萬噸,增長32.7%;魚類產量0.14萬噸,增長47.9%;綿羊毛產量0.21萬噸,增長12.9%。
全年種植設施農業大棚973座,其中:種植番茄247座,辣椒108座,茄子85座,飼料311座,花卉果樹135座,韭菜芹菜12座,葉菜類75座。
全年人工造林面積0.63萬畝,木材采伐量0.42萬立方米。全年完成林果水肥管理102.77萬畝次,林果品種改良5.15萬株,漚肥造肥64.3萬立方米。新建林果示范園2.06萬畝,開展林果科技管理培訓68場次,培訓2.29萬人次。
全年核桃疏密改造2.4萬畝,核桃整形修剪面積44.56萬畝次,紅棗12.78萬畝次,其他林果2.91萬畝次,核桃嫁接改優3.4萬畝。林果業生物防治面積12.78萬畝次。建立縣級示范園8個,鄉鎮級示范園72個,示范帶動農民依靠科技發展林果業,確保全縣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
全年林果總產量26.11萬噸,比上年增長20.4%。其中鮮果總產量17.74萬噸,增長26.1%(其中:葡萄產量11.37萬噸,增長1.5%;紅棗產量4.78萬噸,增長16.2%)。干果中核桃產量8.36萬噸,增長9.9%。
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34.0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1%。其中,柴油機動力29.16萬千瓦,增長6.2%,占總動力的85.7%。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187臺,下降8.5%;小型拖拉機245臺,下降3.9%。機耕面積95.6萬畝,增長0.1%;機播面積75.66萬畝,增長14.3%;機收面積62.06萬畝,增長4.0%。
全年有效灌溉面積132.68萬畝,比上年增長18.2%。實際耕地面積75.95萬畝,節水灌溉面積15.5萬畝,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0.9萬畝,新增達標堤防長度6.57公里。
全年農用化肥施用量1.45萬噸,比上年下降8.9%;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319噸,增長15.6%;農藥使用量42.8噸,下降56.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口徑工業總產值24.88億元,同比下降14.4%;完成工業增加值6.03億元,比上年下降5.0%。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8.1%。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工業門類看,制造業下降6.3%,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4.8%。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增長5.2%,重工業下降11.4%。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十個主要行業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5.5%,電子元件及電子專用材料制造業增長10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增長5.8%,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增長365.2%,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4.3%,紡織業增長100%。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下降2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5%,食品制造業下降45.1%,紡織服裝、服飾業下降11.9%。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36億元,比上年下降38.8%。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0.67億元,下降9.6%;股份制企業2.28億元,下降40.3%;分門類看,制造業1.65億元,下降46.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0.71億元,下降5.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77.4元,比上年增加1.73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13.1%,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71.9%,比上年末下降1.7個百分點。 在統計的15種規上工業產品中有7種產品的產量實現增長,增長面46.7%。 全年21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1.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3億元,增長97.3%;實現建筑業增加值5.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實現利潤總額284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2萬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89萬平方米,下降22.5%。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7億元,比上年下降8.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0.82億元,增長22.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0.94億元,增長3.8%;金融業增加值2.76億元,增長9.3%;房地產業增加值2.87億元,增長4.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利潤總額下降31.2%。
全縣公路總里程已達到6818公里,其中,縣道316公里、鄉道1132公里、村道5370公里。全年新建投入使用農村公路73.5公里,農村公路鄉鎮通暢率100%,建制村通暢率100%,通過率100%。
全年公路貨物運輸總量75.96萬噸,旅客運輸總量44.01萬人次,旅客運輸周轉量1320.3萬人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864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郵政業業務量1542萬元,增長4.4%;電信業務量7107萬元,增長16.5%。快遞業務量114.2萬件,快遞業務收入816萬元。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2.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15.23萬戶。
五、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總額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2.19億元,下降1.4%;第二產業投資24.31億元,增長39.1%;第三產業投資47.21億元,增長4.8%。民生類領域投資24.16億元,下降2.5%。基礎設施投資28.08億元,增長52.6%。
全年全縣15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12.22億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住宅投資7.16億元,下降17.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39億元,下降16.1%。辦公樓投資0.01億元,下降81.4%;年末商品房銷售面積8.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5%。
2022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全縣招商引資(新/續)項目60個,實際到位資金50.22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新建項目51個,本年度實際到位資金45.36億元;續建項目9個,本年度實際到位資金4.86億元。招商引資企業(項目)創造就業崗位實現就業5448人。
六、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1億元,比上年下降7.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3億元,下降6.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1億元,下降9.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8.48億元,下降7.3%;餐飲收入額0.63億元,下降4.7%。
全年13家限額以上零售企業完成零售額2.24億元,比上年增長73.0%;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煙酒類零售額16萬元,下降99.8%;糧油、食品類零售額1.35億元,增長3.9倍;中西藥品類零售額1147萬元,下降20.2%。
全年外貿出口總值201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8.8%。
七、財政金融
全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1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1.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5億元,增長40.6%。其中,稅收收入2.7億元,增長21.8%;非稅收入4.34億元,增長55.5%。
全年全縣地方財政支出102.29億元,比上年下降2.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38億元,下降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40.3%、公教育支出增長15.0%、共安全支出下降14.5%、交通運輸支出增長68.3%、住房保障支出增長36.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下降18.8%、衛生健康支出下降56.3%、節能環保支出下降41.8%、城鄉社區支出下降18.9%、農林水支出下降24.4%。財政自給率由上年的5.37%升至8.45%,增長3.08個百分點。
截止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0.2億元,比上年下降16.0%。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8.32億元,下降2.0%;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3.54億元,增長51.6%;政府存款余額18.31億元,下降57.0%。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8.74億元,下降9.1%。其中,住戶貸款余額35.48億元,增長0.8%;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43.26億元,下降15.9%。金融存貸比為87.3%,比上年提高了6.6個百分點。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50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3元,比上年增長7.9%。
年末“六項”保險累計參保人數101.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其中,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2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2.6萬人,參加離退休社會統籌0.5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8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57.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6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5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9.95萬人。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申報自治區各類科技項目29項。其中,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服務項目21個;“三區”科技人才項目12項;自治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科技行動項目5項;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引導項目2個。
全年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8期,培訓3500人次,其中:林果業實用技術培訓16期,畜牧實用技術培訓16期,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訓6期。選派116名科技特派員分赴16個鄉(鎮)390個村開展培訓152期,受益農民3000多人(次),培養鄉土人才158人。組織8家企業參加地區2022年度創業大賽,3家企業分獲一等獎、二等獎及鼓勵獎。
全年全縣共有各類學校420所,在校學生214530人。其中:幼兒園222所,在校學生29925人,下降35.8%;小學177所,在校學生125916人,增長6.5%;初中15所,在校學生38226人,增長13.1%;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11212人,下降0.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學生9097人,增長3.0%;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4人,下降3.1%。
全縣共有教職工12629名。其中,在編教師11327名,實習支教1269名,臨聘及人才引進33名。全年幼兒園入學率100%;小學入學率100%、小學鞏固率100%;初中入學率99.6%、初中鞏固率100%;輟學率為0。
十、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年共舉辦專業演出455場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進校園”電影放映250場次,觀看人數12.02萬人次;農村電影放映場次5112場次,觀看人數19.05萬人次;院線電影放映121場次,觀看人數2871人次。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6個;圖書館1個,總藏書量31.2萬冊。
全縣有廣播電視臺1座,調頻發射機23部,有線電視線路長度60公里,有線電視用戶373戶,鄉廣播電視站16座,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均達到100%。
全年創作《采薇》《花兒永遠這樣紅》《摘葡萄》等17個文藝節目,開展“新玉輕騎兵”等惠民演出活動455場次9.26萬人次。廣場舞推廣培訓535場次22余萬人次。成功舉辦2022年“幸福墨玉·中國年”春晚網絡直播活動,線上觀看154.1萬人次;成功舉辦“我心向黨·慶七一”主題文藝晚會,線上觀看3.2萬人次。開展兵地整合文化交流演出3場次。
全年開展鄉村文體活動10339場次,惠民130.44萬人次。成功舉辦首屆“同城杯”3V3籃球賽,首屆“環歡樂新春、喜迎冬奧會”徒步行、自行車騎行。承辦地區“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預選賽和選拔賽,榮獲了優秀組織獎并喜獲地區第一名。承辦地區級第八屆“京和杯”、第二屆“津和杯”“皖和杯”農牧民男子籃球賽,墨玉代表隊榮獲三等獎。
2022年全縣共接待游客94.95萬人次,實施旅游消費4.1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9%和18%。其中,A級景區8家,接待游客27.13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0.13億元。
年末全縣擁有衛生機構495所。其中:醫院2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疾控機構1所、衛生監督機構1所、鄉鎮衛生院16所、社區衛生室36所、村衛生室390所、民營醫院16家、個體診所32家。
年末編制床位3442張。其中:公立醫院機構床位數2646張、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796張。擁有工作人員6522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919人(執業<助理>醫師686人,注冊護士1018人,未取得執業資格醫學衛生技術人員2215人)、非醫學專業人員1258人、鄉村醫生790人。
年末全縣共有社會服務機構20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19個,兒童服務機構1個。社會服務床位3075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2075張,兒童服務床位1000張。實現有意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養率100%。
全年居民登記結婚4257對,比上年下降7.5%;登記離婚738對,下降14.4%。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墨玉縣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354天。其中,優良天數90天,占比25.4%;輕度污染天數101天,占比28.5%;中度污染天數57天,占比16.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106天,占比29.7%。
六項污染物中CO、PM10和PM2.5分別超標0.4倍、3.2倍和2.1倍;SO2、NO2、O3污染物濃度均達標。扣除沙塵天氣影響,首要污染物為PM10和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8.3%、15.9%。
全年總用水量10.45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10.0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02億立方米,生活用水0.32億立方米,人工生態環境補水量0.08億立方米。
全縣森林覆蓋面積338.5萬畝,森林覆蓋率1.99%。公益林302.8萬畝,公益林管護站所23個。草原面積218.8萬畝,草原平均綜合植被覆蓋率3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3.6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0.8%。高耗能行業能耗同比下降13.9%。全社會用電量13.04億千瓦時,增長25.6%。其中:工業用電量5.48億千瓦時,增長23.8%。
全年全縣安全事故1784起,較上年下降28.7%;死亡人數42人,下降23.6%;受傷人數104人,下降53.8%。直接經濟損失88.7萬元,下降66.9%。
十二、對口援助
全年北京對口援助墨玉縣項目50個,援助資金7.18億元。其中,民生項目47個,資金6.93億元,占比96.5%。年末開工項目50個,開工率100%。
全年北京選派援墨干部85人,其中:黨政干部12人、專業技術人才3人、醫生24人、教師46人,充實到黨政、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領域實施“傳幫帶”。在深化教育、醫療衛生領域共建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全年實施2022年墨玉縣組團援疆學校內涵發展項目,惠及3所學校640名教師、9175名學生。開展援疆專家門診2690人次,開展學術講座及業務培訓138次,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225次,開展義診活動13次,惠及群眾2111人次,知識講座13場次,開展相關業務培訓2000余人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6項。
(和田地區GDP490.55億元)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出版的《墨玉統計年鑒-2022》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按照自治區、地區的統一要求,對國民生產總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歷年專業數據進行了調整。
[4]資料來源:本公報中①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于縣統計局;②招商引資數據來源于縣商工信局;③交通運輸、旅游業、全社會用電量數據來源于縣交通運輸局、縣融媒體中心、國網新疆墨玉縣供電公司;④財政、稅收、金融來源于縣財政局、縣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墨玉縣支行;⑤教育和科學技術數據來源于縣教育局和科學技術局;⑥文化、衛生及廣播電視數據來源于縣融媒體中心、縣衛生健康委員會;⑦人民生活數據來源于縣統計局;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數據來源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數據來源于縣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⑩對口援助數據來源于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