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欽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面對更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考驗下,全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中央、自治區和市委的決策部署,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經濟社會呈現均衡、協調、高質量發展態勢。
一、綜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產總值[2](GDP)1917.00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38.38億元,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678.61億元,增長11.0%;第三產業增加值900.01億元,增長8.0%。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17.7%、35.4%和46.9%。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7838元,比上年增長8.1%。
圖一2022年欽州三次產業結構
圖二2018-2022年欽州三次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
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420.44萬人,比上年末增加0.97萬人。全市常住人口[3]331.8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4.9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3.69%,比上年末提高0.87個百分點;鄉村人口186.85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為56.31%。全年出生人口3.29萬人,出生率為9.93‰;死亡人口2.11萬人,死亡率為6.37‰;自然增長率為3.56‰。 表一 欽州市年末戶籍人口構成情況表
2022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71萬人,比上年提高0.02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5807人,就業困難再就業309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2.70%,比上年末降低了0.02個百分點。 表二 2018-2022年全市就業情況 | 2018 年 | 2019 年 | 2020 年 | 2021 年 | | | 1.85 | 2.01 | 1.60 | 1.69 | | | 2.15 | 2.61 | 2.16 | 2.72 | |
2022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7%,商品零售價格比上年上漲2.5%。 圖三2022年欽州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跌幅度
表三 2022年欽州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全年全市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31.64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財產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3.88億元,增長1.6%,壽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17.77億元,下降0.1%,健康險和意外險業務原保險保費收入8.69億元,增長1.1%,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13.94億元,增長6.4%,其中,財產險業務賠款7.72億元,增長0.01%,壽險業務給付6.22億元,增長16.2%,健康險和意外險業務賠款及給付5.17億元,增長5.3%。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8%,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09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2.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8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1%。 全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592元,比上年名義下降1.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842元,名義下降3.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355元,名義增長0.5%。全市全年恩格爾系數35.0%。 圖十2018年-2022年欽州市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
年末全市參加城鎮職工(包括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7.31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59.07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66.18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8.5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337.59萬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16.45萬人,增加2.13萬人。年末全市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0.24萬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8.2萬人,增加1.92萬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4.25萬人。年末全市社會保障卡持卡人數364.9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79萬人。醫療救助34.08萬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養老機構(含養老設施)1203個,其中公辦養老機構(含社會福利院、敬老院)、民辦養老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共85個,床位5867張。為兒童提供救助收養服務的機構7個,床位475張,年末收養196人。社區服務中心10個,社區服務站153個。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安排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計劃項目49項,資助經費552萬元。取得省部級以上登記科技成果216項,其中,應用技術成果198項,軟科學研究成果9項,基礎理論成果9項。全年全市獲廣西科技進步獎項目3項,全年全市授權專利1608件,同比下降2.37%,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56件,同比增長18.2%。全年共簽訂技術合同186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58億元。 全年全市研究生教育招生160人,在校研究生436人,畢業生41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0.55萬人,在校生2.25萬人,畢業生0.85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不含技工)招生1.49萬人(含非全日制),在校生4.46萬人(含非全日制),畢業生1.2萬人(含非全日制)。普通高中招生2.85萬人,在校生7.88萬人,畢業生2.43萬人。普通初中招生7.12萬人,在校生19.21萬人,畢業生5.87萬人。普通小學招生6.53萬人,在校生42.55萬人,畢業生6.97萬人。特殊教育招生0.01萬人,在校生0.07萬人,畢業生86人。學前教育在園幼兒13.94萬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為103.3%,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為96.87%。
十一、文化旅游和衛生健康 年末全市共有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5個,文化館5個。全市共有2個項目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9個項目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年末全市共有廣播電視臺3座。有線廣播電視用戶16萬戶,數字電視用戶16萬戶。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47%;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為98.93%。 2022年全年全市星級飯店16家。其中五星級1家、四星級1家、三星級14家。全年接待旅游總人數3224.8萬人次,同比下降30.4%,旅游總消費322.49億元,同比下降32.27%。 年末全市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228個,其中醫院38個,鄉鎮衛生院5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1個,診所(衛生所、醫務室)409個,村衛生室1633個,婦幼保健院(所、站)5個。年末全市衛生技術人員24405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7446人,注冊護士11693人,藥師(士)1282人,衛生監督員175人,其他207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2570張,其中醫院13560張,鄉鎮衛生院7034張。
十二、城市建設 城市道路建設:2022年城市基礎設施完成投資0.5億元。年末城市道路長度為592.38公里,道路面積1543.02萬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積37.49平方米。橋梁64座,路燈3.06萬盞。 城市公共事業:城市綠化覆蓋面積13210.06公頃,建成綠化覆蓋率41.02%,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68平方米。供水綜合生產能力42萬立方米/日,全社會供水總量9399.05萬立方米。城市實有天然氣供氣管道長度991.83公里,天然氣管道用戶16.57萬戶,天然氣供氣總量9536.23萬立方米。液化石油氣供氣總量1.4萬噸。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能力29.5萬立方米/日,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5.61%。生活垃圾處理率100%,生活垃圾清運量36.3萬噸,生活垃圾處理量36.3萬噸。 環境質量:空氣質量優良率為97%;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達100%,欽江東水質保持Ⅱ類水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100%。
注釋: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常住人口指在欽州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戶口在欽州、外出欽州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口。 [4]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法人單位。 [5]高技術產業投資包括醫藥投資、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等六大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和信息服務、電子商務服務等九大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 [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和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其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口徑為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及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投資及房地產開發項目的投資。 [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稅收收入的同口徑增幅,是按財政部要求,將2022年和2021年同期新老政策留抵退稅金額返加到收入中,以便更加準確反映經濟財政運行實際情況。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欽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戶籍總人口數據來自欽州市公安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欽州市生態環境局:市場主體數、專利申請量數據來自欽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貿易數據來自欽州海關;招商引資數據來自欽州市投資促進局;財政數據來自欽州市財政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欽州中心支行;保險數據來自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欽州監管分局;公路里程、貨物運輸量、旅客運輸量、周轉量來自欽州市交通運輸局;港口數據來自廣西北部灣港口管理局欽州分局;汽車保有量數據來自欽州市交警支隊車管所;郵政數據來自欽州市郵政管理局;電信業務數據來自欽州市通信發展管理辦公室;物價、城鄉居民生活數據、恩格爾系數來自國家統計局欽州調查隊;醫療保障數據來自欽州市醫療保障局;社會服務及救助數據來自欽州市民政局;科學技術數據來自欽州市科技局;研究生、普通高等教育數據來自北部灣大學;其他教育數據來自欽州市教育局;文化旅游、廣播電視數據來自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醫療衛生數據來自欽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城市建設來自欽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其他數據均來自欽州市統計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