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各族人民戮力同心、艱苦奮斗,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主要經濟指標難中有進、穩中向好,為中國式現代化新阿圖什建設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一、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85.56億元,比上年增長1.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34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22.48億元,下降4.1%;第三產業增加值50.74億元,增長3.3%。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43%,第二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6.27%,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9.3%。
全市土地總面積1.55萬平方公里,距離烏魯木齊市鐵路里程1430公里,公路里程1455公里,市轄4鄉3鎮、3個街道。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9%。其中,食品煙酒價格上漲0.6%,衣著類價格上漲1.4%,居住類價格上漲3.0%,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4%,交通和通信價格上漲6.3%,教育文化和娛樂下降0.1%,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4%,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0.6%。
二、農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2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12%。其中,農業產值13.67億元,增長12.41%;林業產值0.12億元,增長0.62%;畜牧業產值8.03億元,下降10.32%;漁業產值0.04億元,增長39.5%;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1.35億元,增長3.5%。
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6.5萬畝,比上年增加6.3萬畝,增長15.67%。其中,糧食種植面積31.51萬畝,增加5.38萬畝,增長20.58%;油料種植面積0.15萬畝,增長98倍;蔬菜種植面積1.31萬畝,增長36.45%;瓜果類種植面積0.3萬畝,增長50%;其他作物種植面積4.09萬畝,增長43.01%。
全年糧食產量9.97萬噸,比上年增長2.78%。油料產量299噸,增長182倍;蔬菜2.49萬噸,增長6.86%;瓜果類0.78萬噸,增長52.94%。
年末實有林果面積12.96萬畝,比上年下降5.4%,產量10.65萬噸,比上年增長18.72%。其中,葡萄面積3.91萬畝,產量8.25萬噸;杏面積1.55萬畝,產量0.79萬噸;核桃面積4.85萬畝,產量0.36萬噸;無花果面積0.48萬畝,產量0.35萬噸。
年末牲畜存欄69.6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24.45%;牲畜出欄36.04萬頭(只),下降7.54%。全年水產品產量311噸,增長41.36%。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工業總產值比上年下降8.7%(現價)。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下降10.5%(可比價);規模以下工業增長3.1%(可比價)。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11.3%。
在規模以上工業中,按輕重工業劃分,輕工業產值3.1億元,增長72.7%(現價);重工業產值18.89億元,下降17.4%(現價)。按行業大類分:采礦業6.1億元,下降20.75%;制造業13.83億元,下降5.45%(現價);熱力燃氣、水、電的生產和供應業2.06億元,下降12.24%(現價)。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營業收入21.98億元,比上年增下降21.2%;完成利潤總額2.4億元,下降51.9%。
年末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建筑企業19家,完成總產值15.96億元,增長6.76%。共簽訂合同額32.67億元,增長22.23%。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零售業增加值1.92億元,比上年下降4.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2.89億元,增長3.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0.98億元,下降13.2%;金融業增加值2.94億元,增長2.1%;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0.54億元,增長4.3%。
電信業發展迅速,網絡建設日益完善,整體服務水平有所提高。固定電話年末用戶1.98萬戶,移動電話年末用戶24.9萬戶,互聯網用戶8.7萬戶。
五、國內貿易和招商引資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24億元,比上年下降6.8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14億元,下降5.7%;鄉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億元,下降11.75%。按消費類型統計,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26.3億元,增長1.89%;住宿和餐飲業營業額3.5億元,下降5.76%。
全年共執行招商引資項目41個,實際引進區外到位資金33.18億元,比上年增加134.16%。其中,新開工項目34個,實際到位資金30.26億元;續建項目7個,實際到位資金2.92億元。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6.2%;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78.9%;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4.2%。分行業看,農林牧漁業投資增長73.4%;工業投資增長165.1%;教育業投資增長289.3%;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24.4%;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投資下降39.8%。
年末房地產開發企業17家,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8.6億元,增長142%。其中,住宅投資6.99億元。房屋施工面積63.3萬平方米,增長39.5%;商品房銷售面積8.54萬平方米,下降15%;商品房銷售額4.25億元,下降9.19%。
七、財政和金融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85億元,增長0.2%。其中,稅收收入2.95億元,下降8.1%;非稅收入1.9億元,增長16.8%。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9.62億元,下降2.9%。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4.83億元,增長6.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2億元,下降13.4%;農林水支出11.86億元,增長8.6%;教育支出11.81億元,增長10.3%。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本外幣)202.5億元,增長17.51%。其中,住戶存款余額72.93億元,增長13.59%;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94.35億元,增長30.14%。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20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10元,增長6.5%。
全年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883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01人。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社會服務機構和設施11個,擁有床位數1012張,收養救助人數236人。社區服務機構和設施2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29個。
全年完成保障性住房投資6500萬元,保障性住房施工面積1.52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積1.52萬平方米。實有城市道路面積265.46萬平方米。排水管道總長度76.78公里。供水綜合生產能力3.2萬立方米/日;供水總量1100萬立方米。污水集中處理率100%。垃圾填埋場1個,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綠地面積346公頃。其中,公園綠地面積134.54公頃。供氣總量(天然氣)10348.49萬立方米。其中,家庭用量3096.74萬立方米,用氣人口11.85萬人。
九、教育
普通高中8所,全年招生3499人;在校生9975人,比上年增長1.6%;畢業生3081人,下降6.5%。
初中6所,全年招生5175人,比上年增長3.7%;在校生14883人,增長6%;畢業生4716人,增長8.1%。
普通小學68所,全年招生8450人,比上年增長3.3%;在校生43131人,增長7.3%;畢業生6053人,增長10%。
特殊教育學校1所,全年招生11人,比上年下降15.4%;在校生115人,與去年持平;畢業生25人,增長108.3%。
幼兒園94所,全年招生3489人,比上年下降39.4%,在校生16717人,下降22.8%;畢業生7478人,下降11.2%。
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96.88%;小學畢業生升入初中升學率100%;初中階段適齡少年凈入學率89.2%;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升學率100%。
十、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轄區藝術表演團體2個,博物館1個,公共圖書館2個,體育場館2個,文化館1個,影劇院1個。擁有電視頻道2個,廣播頻率1個,短波廣播發射機4臺。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100%。廣播電視農村直播衛星用戶7076戶。有線電視入戶數35792戶,在用有線數字電視用戶35792戶。
全年全市接待游客140.6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35.2%;實現旅游綜合收入5.4億元,增長16.6%。
年末市本級醫療衛生機構、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11家,民營醫院8家,個體診所11家,門診部5家。衛生技術人員992人,執業(助理)醫師347人,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114家,鄉村醫生300人。全市核定床位數1230張。
十一、環境和應急管理
持續推進南北山、天然林保護、防沙治沙等工程,扎實推進生態林工程,造林5524畝,育種育苗787.6畝,退耕還林還草成果得到鞏固。
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加強重大全面水資源論證和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工作。河(湖)長制全面落實,全市主要河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綜合能源消費量為30.67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0.59%。其中,重點耗能工業企業能源消費量為27.72萬噸標準煤,下降1.39%。
全年未發生各類生產經營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