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鳳山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22年,鳳山縣在自治區、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要要求,緊緊圍繞縣委“1136”總體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打好“穩中求進攻堅年十場攻堅戰”,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社會大局總體平穩、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一、綜合 2022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345135萬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0188萬元,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42943萬元,增長1.7%;第三產業增加值202004萬元,增長0.2%。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29.0%、12.4%、58.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8.5%、12.8%、8.8%。按常住人口計算,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0410元,增長2.2%。 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221712人,比上年末增加17人,其中城鎮戶籍人口29947人,占總人口比重(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13.5%,下降0.5個百分點。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16.8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1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6.12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36.36%,提高0.69個百分點。 全年全縣出生人口816人,出生率8.23‰;死亡人口1031人,死亡率4.67‰;自然增長率3.56‰。 全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07人,比上年減少130人。年末城鎮失業率為1.93%,比上年末下降0.69個百分點。 全年全縣財政收入29681萬元,比上年增長10.6%。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140萬元,下降1.3%。稅收收入8802萬元,下降12.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20419萬元,下降0.9%。 二、農業 全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66333萬元,比上年增長5.0%。其中農業產值68681萬元,增長8.0%;林業產值29324萬元,下降0.8%;牧業產值62875萬元,增長4.4%;漁業產值376萬元,增長3.5%;農林牧漁業服務業產值5076萬元,增長5.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2058萬元,增長4.6%。 全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2769公頃,比上年增加23公頃;油料種植面積583公頃,比上年增加46公頃;甘蔗種植面積35公頃,減少7公頃;蔬菜種植面積5568公頃,增加291公頃;木薯種植面積66公頃,減少8公頃;果園面積1968公頃,增加68公頃;桑園面積2813公頃,比上年增加358公頃。 全年全縣糧食產量44010噸,比上年增長151噸,增產0.3%;油料產量664噸,增長12.9%;甘蔗產量2650噸,下降14.2%;蔬菜產量(含食用菌)59113噸,增長20.4%;園林水果產量15553噸,增長7.1%。 全年全縣豬牛羊禽肉類總產量11888噸,比上年增長3.7%。其中豬肉產量7850噸,增長5.4%;牛肉產量612噸,增長4.3%;羊肉產量569噸,增長1.5%;禽肉產量2705噸,下降0.4%。蠶繭產量3918噸,增長18.4%。水產品產量307噸,增長3.4%。全年全縣木材產量128888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8%,油茶籽產量20207噸,增長25.7%。油桐籽產量867噸,增長2.4%。天然松脂1噸,與上年持平。八角產量6094噸,增長11.7%。板栗產量905噸,增長5.4%。核桃產量3352噸,增長19.6%。 ?
?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縣全部工業增加值18895萬元,比上年下降5.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下降7.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下降5.6%。在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1.0%,股份制企業下降7.4%;非公有工業企業下降17.6%。分門類看,制造業下降25.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供應業增長21.0%。 ?
? 全年全縣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為7.15萬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11.4%。單位GDP能耗為0.2150噸標準煤/萬元,增長9.6%。全社會用電量為32033.54萬千瓦時,增長21.8%。單位GDP電耗為962.1167千瓦時/萬元,下降19.9%。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0.4602噸標準煤/萬元,下降1.0%。 全年全縣建筑業增加值24048萬元,比上年增長9.2%。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5710萬元,下降25.8%。 四、服務業 全年全縣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8775萬元,比上年增長2.1%;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375萬元,下降4.7%;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1541萬元,增長3.3%;金融業增加值9039萬元,增長2.2%;房地產業增加值22091萬元,增長3.2%;其他服務業增加值134313萬元,下降0.7%。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比上年增長15.5%,營業利潤下降89.5%。 年末全縣境內管養公路總里程1793公里,比上年(1073)增加720公里。其中等級公路總里程1793公里,比上年(1073)增加720公里;等外公路0公里。在等級公路中,高速公路0公里,一級公路0公里,二級公路188公里,三級公路98公里,四級公路1507公里。 全年全縣貨物運輸總量317萬噸,比上年下降3.7%。貨物運輸周轉量25348萬噸公里,增長1.3%。旅客運輸總量111萬人,下降6.7%。旅客運輸周轉量11523萬人公里,下降5.6%。 全年全縣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191萬元,比上年下降5.8%;完成電信業務總量18084萬元,增長33.3%。 年末全縣固定電話用戶21423戶,移動電話用戶178648戶。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72753戶,比上年末增加15893戶。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168萬元,比上年增長0.2%。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54449萬元,下降1.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7719萬元,增長3.2%。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74732萬元,增長0.1%;住宿和餐飲業零售額7436萬元,增長1.5%。 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下降35.0%;飲料類下降39.7%;煙酒類下降55.3%;體育、娛樂用品類下降50.6%;書報雜志類下降43.0%;日用品類下降36.7%;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24.1%;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963.8%;汽車類下降15.3%。 六、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27.9%。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61.4%;第二產業投資下降58.7%,其中工業投資下降58.7%;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1.9%?;A設施投資增長40.5%。民間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8.3%。 全年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7235萬元,比上年下降39.7%。商品房銷售面積52251平方米,增長71.8%。 七、對外經濟 按人民幣統計,全年全縣外貿進出口總額1028萬元,比上年下降5.2%。其中出口總額825萬元,下降17.5%;進口總額203萬元,增長142.5%。 八、金融?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4.26億元,比上年末減少0.93億元,下降1.7%;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5.25億元,增加1.87億元,增長5.6%。 ? 表3??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余額及其增長速度 ? 全年全縣保險保費收入8945萬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人身保險保費收入3623萬元,下降11.3%;財產保險保費收入5321萬元,增長27.6%。人身保險保費收入中,人壽保險保費收入2564萬元,下降12.8%;健康保險保費收入890萬元,下降8.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保費收入169萬元,下降2.6%。支付各類賠款及給付3395萬元,增長15.5%。其中人身保險賠款及給付666萬元,增長1.6%;財產保險賠款及給付2729萬元,增長19.5%。人身保險賠款及給付中,人壽保險賠款及給付363萬元,下降3.4%;健康保險賠款及給付244萬元,增長47.2%;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賠款及給付59萬元,下降48.2%; 九、居民收入消費和社會保障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50元,比上年增長5.0%。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46元,增長3.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88元,增長6.8%。 全年全體居民人均消費支出9966元,比上年增長3.6%。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6447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食品消費支出5501元,增長2.7%;衣著消費支出705元,增長3.7%;居住消費4328元,增長1.6%;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983元,增長7.0%;醫療保健消費支出659元,增長6.3%;交通和通信消費支出1694元,增長7.5%;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2312元,增長3.2%;其他用品及服務支出265元,增長6.0%。 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659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食品消費支出2764元,增長3.3%;衣著消費支出350元,增長1.2%;居住消費1655元,增長2.8%;生活用品及服務支出345元,增長6.5%;醫療保健消費支出558元,增長2.8%;交通和通信消費支出841元,增長3.6%;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消費支出1055元,增長6.7%;其他用品及服務支出91元,增長2.2%。 全年全縣城鎮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3.4%,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為36.1%。 年末全縣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5186人,比上年末增加9966人;參加城鎮職工(包含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8226人,增加469人。參加失業保險人數8879人,增加559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11165人,增加448人。 年末全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03493人,比上年末減少1564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4595人,增加428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188898人,減少1992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10556人,增加35人。 年末全縣共有4473人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20671人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員供養89人,農村特困人員供養793人。全年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64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6831萬元。 十、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全縣取得市級以上登記科技成果4項。 全年全縣專利申請量63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3件。全年全縣授權專利57件,其中授權發明專利1件。 全年全縣教育經費投入45510萬元,比上年增長5.8%。全縣有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高級中學1所,初級中學12所,小學(含教學點)62所,幼兒園46所。年末在校學生總人數40894人,其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生0人,高中在校生4963人,初中在校生9708人,小學在校生18298人,幼兒園在園幼兒792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 ? 表4??各類教育發展情況 ? 十一、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年末全縣有公共圖書館1個,圖書總藏量9.36萬冊(件)。群眾藝術館、文化館1個,基層文化站7個,博物館(紀念館)1個。全年共舉辦展覽4個(場),組織各類文藝活動100場(次)。 全年全縣國內游客319.08萬人次,比上年增加18.2%。國內旅游總消費34.22萬元,增加19.8%。入境游客0人次,增加0%。入境旅游收入0美元,增加0%。全縣星級飯店1家;旅行社2家;星級農家樂2家。截止2022年底,全縣創建A級旅游景區共計2個,其中4A級旅游景區1個,3A級旅游景區1個。 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154個。其中醫院1個,鄉鎮衛生院1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0個,診所(衛生室、醫務室)32個,村衛生室9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所、站)1個。全縣衛生技術人員1020人。其中執業醫師210人,執業助理醫師79人,注冊護士534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915張,其中醫院床位562張,鄉鎮衛生院床位353張。 十二、資源、環境和應急管理 全年全縣國有建設用地供應總量18.56公頃,比上年下降32.4%。其中住宅用地8.41公頃,增長16.1%;基礎設施用地1.60公頃,下降90.7%??h城區規劃面積6.7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01平方公里。 全年全縣水資源總量9.19億立方米。全縣總用水量0.5886億立方米,比上年下降3.22%。其中生活用水0.1045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0028億立方米,農業用水0.4745億立方米,生態環境補水0.0068億立方米。人均用水量24654立方米。 年末全縣森林面積126804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6635837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3.91%。 全年全縣環境空氣監測365天,優良天數363天,輕度污染天數2天,優良率為99.5%,PM2.5濃度22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2.12,環境空氣質量整體保持穩定。 全年全縣平均氣溫19.4℃,全年降雨量1214.6毫米,比上年減少231毫米。全年全縣氣象臺共發布氣象預警信號71次。 全年全縣共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1起,死亡1人,受傷0人。森林火災事故1起。 ? ? ? ? ? ? ? ? ? ? ? ? ? ? ? ? ? 注釋: 1.本公報中2022年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數據以《鳳山統計年鑒(2023)》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常住人口指在鳳山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以及戶口在鳳山、外出鳳山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口。 4.規模以上服務業統計范圍包括:年營業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衛生行業法人單位;年營業收入1000萬元及以上的房地產業(不含房地產開發經營),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教育行業法人單位;以及年營業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社會工作行業法人單位。 5.郵政行業業務總量按2020年價格計算。 6.電信業務總量按2021年價格計算。 7.基礎設施投資包括鐵路運輸業、道路運輸業、水上運輸業、航空運輸業、管道運輸業、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裝卸搬運業、郵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水利管理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 8.民間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具有集體、私營、個人性質的內資企事業單位以及由其控股(包括絕對控股和相對控股)的企業單位建造或購置固定資產的投資。 資料來源: 本公報中戶籍人口數據來自縣公安局;人口增長變動、衛生健康數據來自縣衛生健康局;城鎮新增就業、登記失業率、社會保障數據來自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數據來自縣財政局;公路里程數據來自縣交通運輸局;電話寬帶、進出口、科技數據來自縣工信和商務局;金融數據來自中國人民銀行鳳山縣支行;醫療保障數據來自縣醫療保障局;社會服務、低保數據來自縣民政局;專利數據來自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教育數據來自縣教育局;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數據來自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游局;建設用地、城區規劃數據來自縣自然資源局;水資源數據來自縣水利局;林業數據來自縣林業局;環境監測數據來自縣生態環境局;平均氣溫、降雨量、氣象預警數據來自縣氣象局;安全生產數據來自縣應急管理局;其他數據均來自縣統計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