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溫泉縣發展史上極不尋常、極不平凡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溫泉縣黨委、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保持穩步增長,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為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作出了溫泉貢獻!
一、綜合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全縣地區生產總值(GDP)366739萬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5.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27260萬元,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74811萬元,增長9.0%;第三產業增加值164668萬元,增長4.2%。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7%,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20.4%,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4.9%。全年人均生產總值72898元。
就業繼續增加。年末實現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449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應屆大中專畢業生就業率98%。大力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實現勞務創收10732萬元。
市場主體較快增加。全縣年末實有登記企業721戶(含內資),增長7.6%,其中2022年登記110戶,占企業總數的15.3%。企業注冊資本金452192.85萬元,增長2.5%,其中2022年登記企業注冊資本金95612萬元,占全部注冊資本金的21.1%。全縣年末實有個體工商戶3697戶,增長2.4%,其中2022年登記441戶,占個體工商戶總數的11.9%。全縣年末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311戶,下降8.8%。
二、農業
2022年全年全縣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4.93萬畝,比上年增加0.5萬畝,增長0.77%。其中:糧食種植面積51.595萬畝,比上年增加5.34萬畝,增長11%;油料種植面積0.43萬畝,比上年增加0.11萬畝,增長34.4%;甜菜種植面積0.69萬畝,比上年減少2.16萬畝,下降75%;薯類種植面積0.029萬畝,比上年減少0.04萬畝,下降59%;蔬菜種植面積0.13萬畝,比上年增加0.055萬畝,同比增長55%。苜蓿種植面積0.72萬畝,比上年減少0.22萬畝,下降23%。其他作物種植面積7.16萬畝,比上年降低24%。
全年糧食產量37.82萬噸,比上年增加4.28萬噸,增長12%。其中:小麥產量2.51萬噸、玉米產量35.25萬噸、薯類產量0.05萬噸、豆類產量0.0062萬噸。油料產量0.08萬噸,增長83%。甜菜產量3.06萬噸,下降73%。蔬菜產量0.25萬噸,增長78%。苜蓿產量0.24萬噸,下降25%。其他作物產量9.05萬噸,下降16%。
全縣年末牲畜存欄54.77萬頭(只),比上年增長9.4%。其中:羊47.63萬只,比上年增長10%;牛5.66萬頭,比上年增長5.4%;豬1.48萬頭,比上年增長3.5%。
全縣年末牲畜出欄32.93萬頭(只),比上年下降6.12%。其中:牛2.55萬頭,較2021年增加0.05萬頭,增長2%;羊28.45萬只,較2021年減少2.14萬只,下降7%;豬1.93萬頭,較2021年減少0.07萬頭,下降3%。全年肉類總產量1.18萬噸,比上年增長0.85 %。禽蛋產量0.04萬噸,比上年增長11%;奶產量0.45萬噸,比上年增長4.6%。
農用柴油使用量4128噸,比上年增加300噸,比上年增長7.8%;農用化肥施用量(實物)29785噸、比上年減少142噸、下降0.5%;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1207噸,比上年增加320噸,增長36%;地膜覆蓋面積499494畝、比上年減少7885畝,比上年下降1.5%。
表1:2022年溫泉縣主要農牧產品產量及增減幅度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055.9萬元,同比增長15.2%。分門類看,制造業同比增長1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8%,采礦業同比增長43.6%。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要產品有,面粉1296.1噸,發電量4038.72萬千瓦小時,植物油588噸,冷凍水產品154.7噸,炒葵花籽626.4噸,滴灌帶3268.34噸,銅精粉468.75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主營業務收入19382萬元,實現營業利潤1395.8萬元。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51808萬元,同比增長9.6%。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348242萬元,同比增長23.6%。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229724萬元,增長13.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2551萬元 ,下降46.9;第二產業54077萬元,增長19.1%;第三產業271614萬元,增長49.4%。全年到位資金355920萬元,比上年增長21.5%。其中,國內貸款74773萬元,比上年增長17.5%。
表2:2022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及其增長速度
五、國內貿易和對外經濟
全年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34.7萬元,同比下降8.2%。按經營地劃分,城市消費品零售額28556.6萬元,同比下降4.4 %;農村消費品零售額6078.1萬元,同比下降10%。按行業劃分,批發業商品銷售額84263.3萬元,增長18%;零售業商品銷售額3685.3萬元,增長24%;住宿業營業額1503.4萬元,下降17.4 %,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89.5萬元,增長27.4%。
全年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1115萬美元,比上年增長51.3%。其中,進口1115萬美元。
六、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旅客運輸量5970人次,比上年增長4.4倍;旅客運輸周轉量53.23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13.7%。全年完成郵政業務收入963.63萬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快遞業務收入73.74萬元,比上年下降24.2%。
全年通信企業實現業務收入5233.2萬元,比上年增長18.3%。年末固定電話用戶9882戶,比上年增長33.6%,其中鄉村固定電話用戶5557戶,比上年增長8.6%。移動電話用戶50945戶,比上年下降12.3%。國際互聯網用戶30619戶,比上年增長8.4%。
全年全縣接待旅客393.9萬人次,比上年下降26.9%,旅游收入16.02億元,比上年下降19.8%。
七、財政、金融
全年全口徑財政收入41845萬元,比上年增長38%。地方財政收入36419萬元,增長17.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123萬元,增長16.5%。稅收收入12171萬元,增長51.0%。分稅種看,國內增值稅3943萬元,增長56.5%;企業所得稅(含退稅)1015萬元,下降23.3%;個人所得稅389萬元,增長49.0%。
全年地方財政支出242487萬元,比上年增長24.2%,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98592萬元,比上年增長13.2%。其中,住房保障支出8463萬元,比上年增長71.9%;節能環境保護支出9751萬元,增長62.2%;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905萬元,增長9.43倍;教育支出28215萬元,增長2.2%;醫療衛生支出12477萬元,比上年減少2.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23286萬元,增長41.8%;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258萬元,增長20.6%;科學技術支出4144萬元,增長3.5%。
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54517.68萬元,增長12.9%。其中:住戶存款259149.8萬元,增長16.0%;非金融企業存款45080.21萬元,增長28.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401261.53萬元,比上年增長23.8%。其中:住戶貸款120094.09萬元,增長18.0%,中長期貸款20563.84萬元,增長20.6%;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81167.44萬元,增長26.5%,其中:中長期貸款241983.41萬元,增長32.0%。
全年保險公司各項保費收入8745.13萬元,比上年增長3.3%。其中:人身險保費收入1842.16萬元,下降2.1%;財產險保費收入6902.97萬元,增長4.9%。
全年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支出3963.73萬元,比上年下降30.5%。其中:人身險賠付款559.53萬元,比上年增長30.5%;財產險賠付款3404.2萬元,比上年下降35.4%。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年末各級各類學校17所,比上年減少9所。其中:幼兒園8所、減少7所,在園幼兒1348人,比上年減少217人;小學6所、增加1所,在校學生3130人,比上年減少148人;初中2所、減少3個,在校學生1412人,比上年減少23人;高中1所,在校學生457人,比上年減少4人。
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增長0.02個百分點;小學畢業升學率為100%,增長0.4個百分點。初中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增長0.15個百分點;初中畢業升學率為97.7%。15周歲完成初等教育率為100%。17周歲完成初級中等教育率為100%。
全年共組織實施各級科技項目24個。其中,組織實施自治區級科技項目16個,組織州級科技項目8個。
九、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文物局)1個,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市場稽查隊1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文化館1個,北鯢館1個,科技館1個,地熱館1個,旅游規劃館1個,游客接待中心7個,公共圖書館1個,業余體校1個,室內體育館2個、室外體育場1個,越野滑雪場1處,國辦電影隊1個,美術館1個,鄉鎮場文化站8個,農牧村(隊)文化室64個,社區文化室8個。年末廣播電視臺1座,電視發射臺和轉播臺1座。全縣電視臺自辦電視節目1套,電視人口覆蓋率97%,廣播人口覆蓋率97%。
年末有醫療衛生機構73個,比上年減少3個。其中:醫院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67個,減少3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3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7個;村衛生室58個,比上年減少3個;診所、衛生所和醫務室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站)1個、衛生監督所1個。年末實有床位322張,與上年度持平。擁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53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1人,注冊護士188人,其他技術人員209人。
十、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全縣總飲水量2.95億立方米,同比下降2%,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9%,安全飲水普及率100%。
全年人工造林266.67公頃;全縣有自然保護區1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694.5公頃;森林覆蓋率10.62%,比上年提高0.06個百分點。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0起,比上年減少1起,比上年下降100 %,死亡0人,受傷0人,直接經濟損失0元。其中: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0起,與上年持平;道路交通事故(生產經營性)0起,比上年減少1起,同比下降100%;火災事故0起,與上年持平;農機事故0起,與上年持平。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66元,增長3.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89元,增長9.8%。年末城鎮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積45.66平方米,與上年持平;農村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積42平方米,與上年持平。
年末參加失業保險人數5676人,比上年增長356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29311人,比上年增加2590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53588人,其中:參加職工醫療保險人數9959人,比上年增加109人,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43629人,比上年減少436人;參加工傷保險人數6342人,比上年增加955人;參加生育保險人數6334人,比上年增加401人。
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濟2107人,比上年減少142人。其中:城市894人,比上年減少21人;農村1213人,比上年減少121人。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人數228人,比上年增加1人。社會福利院(收養單位)3個;床位172張,比上年減少1張;收養人數37人,比上年減少5人。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GDP)、總產值及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科技、衛生、文化、勞動就業、社會保障不含兵團。
[4] 公報中金融、保險、郵電、交通包含兵團88團和87團,其余未注明“全縣”的均為地方資料。
[5]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標數據來源于城鄉住戶調查資料。
資料來源:
本公報數據提供單位有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財政局、縣社會保險管理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教育局、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縣衛生健康委員會、縣醫療保障局、縣氣象局、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縣民政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農業農村局、縣畜牧獸醫局、縣運管局、縣汽車站、縣交通運輸管理局、人民銀行博州中心支行、縣郵政公司、縣電信公司、縣移動公司、縣聯通公司、人保財險溫泉支公司、人壽保險溫泉支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