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樂東黎族自治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過去的一年,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下行的雙重考驗,樂東縣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眾志成城戰疫情、千方百計穩經濟、全力爭取最好結果,團結奮斗、攻堅克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穩中向好的良好局面。 一、綜合 (一)地區生產總值 經海南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22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GDP)195.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10.37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4.58億元,同比下降1.5%;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60.12億元,同比增長1.2%。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56.6:12.6:30.8。地區生產總值詳見表1。 (二)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1522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2.3%,按現行平均匯率計算為6127美元。 表1:202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情況表 | | | | | 1.7 | | 1103657 | 2.7 | | 245811 | -1.5 | | 92166 | -0.7 | | 153645 | -2.0 | 第三產業 | 601249 | 1.2 | 批發和零售業 | 96910 | -6.1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18167 | -8.1 | 住宿和餐飲業 | 75906 | -2.7 | 金融業 | 56162 | 4.8 | 房地產業 | 108895 | 3.7 | 其他服務業 | 233926 | 2.2 | | | |
? (三)財政收支 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7億元,比上年下降29.3%。在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96億元,比上年下降41.8%;非稅收入3.74億元,比上年下降20.3%。 全縣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2.97億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教育支出9.33億元,下降5.6%;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0.47億元,下降50.9%;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7.64億元,下降1.5%;衛生健康支出5.58億元,下降4.5%;節能環保支出0.51億元,下降71.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2.50億元,下降22.4%;農林水支出8.51億元,增長0.6%;交通運輸支出0.56億元,下降7.0%;住房保障支出1.58億元,增長30.1%。全年民生支出36.69億元,下降6.2%。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全縣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投資額65.19億元,比上年增長7.9%。從投資種類看,房地產開發投資19.38億元,下降7.4%,其它投資45.81億元,增長15.9%;從投資結構看,建安工程35.68億元,下降29.2%;設備工器具購置7.34億元,增長551.4%;其他費用14.55億元,增長62.7%。從投資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1.38億元,增長48.8%;第二產業完成投資16.37億元,增長309.4%;第三產業投資完成37.44億元,下降23.3%。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34.58億元,下降23.0%。其中本年資金來源31.60億元,下降24.5%。本年資金中,國家預算內資金3.12億元,下降44.4%;國內貸款11.35億元,增長320.5%;自籌資金35.25億元,增長14.4%;其他資金1.95億元,下降28.5%。 項目建設效能提升。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開展“產業投資提升年”“基礎設施建設年”行動,落實“紅黑榜”考評機制,強化項目要素保障,全力推動77個總投資500萬以上項目(含省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3.23億元,年度完成率59.83%,其中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92億元,完成率72.81%。爭取專項債資金2.48億元,投入支持衛生健康、污水處理等短板建設,力促5個污水處理項目提前完工投用。新增一批基礎設施、低碳節能、民生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項目落地建設,順利推動鶯歌唱晚驛站、海拓·和家園、萬沖幼兒園擴建等項目開工建設。全省率先完成6個沿海鎮反走私綜合執法站、海警工作站項目四通一平任務,保障項目如期開工,為加快封關運作步伐貢獻樂東力量。 (五)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實現企業開辦“一日辦結”,企業登記僅需0.5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辦理實現統一窗口受理發證,1個工作日可辦結。工程項目審批時限不斷優化,總體提速比例為51%。實施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實現工程建設項目“拿地即開工”,推行政府投資項目“以函代證”預審服務。多元化解民商事糾紛,民商事案件結案1142件,結案率達90.85%。12345熱線樂東分平臺榮獲中國客戶服務節最佳明星班組。海南經濟發展局樂東分局正式成立,成為首個省縣聯合招商平臺。 二、人民生活和民生事業 (一)居民收入 2022年樂東縣全體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84元,名義增長3.3%。其中,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84元,名義下降0.2%;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13元,名義增長6.1%。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483元,比上年下降4.4%;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5009元,比上年下降1.7%。住戶存款184.36億元,比年初增長10.4%。 (二)就業 掛牌運營“就業驛站”6家,城鎮新增就業3110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11萬多人、轉移就業6604人,農村居民年均收入增速連續十年跑贏城鎮居民,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三)保障性住房 開工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房2139套,增長46.1%,解決一批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全年建成城鎮保障性住房140套,下降30.0%,建成面積0.99萬平方米,下降59.5%;開工農村危房改造44套,下降46.3%;竣工37套,竣工面積0.22萬平方米,下降47.8%。 (四)教育 持續抓好“兩校一園”建設,省農墾中學托管黃流中學,首都師范大學托管樂東中學。華二黃中附屬小學正式招生,民族中學獲評省級規范學校,縣幼兒園獲評省一級幼兒園。整合撤并小規模學校18所。引進優秀教師102名,高考本科上線率54%,中考平均分全省排名前移4位,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年末全縣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63所、教職工7993人,專任教師6210人、在校生78434人。其中,幼兒園123所,在園幼兒16221人,教職工2465人,專任教師1230人;小學110所,在校生37174人,教職工2674人,專任教師2351人;初中25所,在校生16854人,教職工1638人,專任教師1463人;小學凈入學率99.95%,初毛入學率101.18%;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8066人,教職工1179,專任教師113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19人,教職工37人,專任教師36人。 (五)醫療衛生 深化“醫共體”改革。醫保報銷、醫療救助約78萬人次,群眾醫藥負擔逐步減輕。年末全縣有衛生機構354個(醫院、衛生院14個);病床位2256張(醫院、衛生院床位數2188張);衛生機構人員總數3703人,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801人[其中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900人,注冊護士1333人,藥師(士)107人,檢驗人員75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防疫站)1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8人;婦幼保健院1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7人; 農村鄉(鎮)衛生院14所,擁有病床位728張,衛生技術人員1063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個。 (六)社會救助和福利 年末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778人,比上年下降1.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3714人,比上年下降1.6%;全縣農村五保戶供養對象共848人,比上年增長1.1%。全縣共銷售福利彩票729.26萬元,比上年增長6.9%。各類福利院床位數142張。 (七)社會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年末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47萬人,下降1.6%。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5.29萬人,增長0.6%。其中,在職人員2.85萬人,下降0.4%;離退休人員2.45萬人,增長1.8%。參加工傷保險2.87萬人,增長5.2%;參加生育保險2.84萬人,下降0.4%。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69萬人,增長4.1%。其中,在職人員3.71萬人,增長5.6%;離退休人員2.97萬人,增長2.4%。 (八)安全生產 全年無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275起,比上年下降0.7%。其中死亡49人,比上年下降16.9%;直接經濟損失505萬元,比上年增長80.4%。全年道路交通事故發生139起,比上年下降13.7%;造成死亡33人,比上年下降34.0%;直接經濟損失55.8萬元,比上年下降48.7%?;馂氖鹿拾l生122起,雙上年下降40.2%;造成死亡人數1人,直接經濟損失400.6萬元,比上年增長33.4%;無工礦商貿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道路交通萬車死亡率3.15人/萬車,比上年下降1.6人/萬車。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5人,比上年減少2人。 三、國民經濟各行業 (一)農林牧漁業 2022年全縣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173.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其中:種植業產值150.20億元,增長2.9%;林業產值3.86億元,下降2.5%;牧業產值11.62億元,增長24.7%;漁業產值5.07億元,下降1.4%。糧食收獲面積34.85萬畝,比上年增長0.3%;產量11.54萬噸,比上年增長2.7%;蔬菜(含菜用瓜)收獲面積48.45萬畝,增長3.0%,產量58.28萬噸,增長2.2%。熱帶水果收獲面積33.63萬畝,增長3.9%,產量45.91萬噸,增長4.5%。水產品總產量1.69萬噸,下降9.6%。生豬存欄9.23萬頭、出欄12.92萬頭。2022年農林牧漁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情況詳見表2。 ? 表2:2022年農林牧漁業主要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2022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77萬千瓦,比上年上升0.51%;拖拉機0.75萬臺,比上年下降9.44%;農用運輸車0.55萬輛,下降7.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52萬噸,下降4.43%;年末耕地總資源46.93千公頃,常用耕地面積30.29千公頃;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4.64千公頃,增長0.23%。 (二)工業和建筑業 工業。全縣完成工業總產值27.87億元,增長4.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29億元,比上年增長3.9%;規模以下工業總產值0.58億元,比上年增長32.0%。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沒有產值;重工業產值值27.29億元,比上年增長3.5%。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產值19.65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他經濟類型工業完成產值7.64億元,比上年增長12.9%。在9家規上工業企業產品生產中,火力發電量下降11.8%;黃金量開采下降13.1%;供電量下降10.2%;商品混凝土制造下降14.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26.56億元,增長3.1%;規模以上工業產銷率101.0%,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建筑業。全縣建筑業完成增加值15.36億元,同比下降2.0%。全縣資質內建筑業企業5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3.2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7%。其中,新開工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9.0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6.3%。 (三)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 2022年末,全縣批發和零售業完成增加值9.69億元,比上年下降6.1%;住宿餐飲業完成增加值7.59億元,比上年下降2.1%。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95億元,比上年下降8.2%。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42.73億元,比上年下降8.2%;鄉村零售額5.22億元,比上年下降8.9%。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額37.88億元,比上年下降8.4%;餐飲收入10.07億元,比上年下降7.7%。貨物進出口總額2222萬元,同比增長26.9%。 (四)旅游業和房地產業 旅游業。推動環島旅游公路和驛站建設,“鶯歌唱晚”驛站在全省率先開工。成功舉辦線上“三月三”節慶活動,大力開展騎行、跳傘及槳板水上運動,打造尖峰花鄉三角梅主題旅游基地。2022年接待游客236.8萬人次,同比下降20.2%;接待過夜游客129萬人次,同比下降10.3%;旅游總收入21.65億元,同比下降10.9%。 房地產業。年末全縣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10.89億元,比上年增長3.7%。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下降7.4%。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長2.9%。其中本年資金來源同比增長13.2%。本年資金中,自籌資金同比增長15.1%;其他資金同比增長13.4%;國內貸款同比增長61.1%。商品房銷售面積1.95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4%;商品房銷售額3.02億元,比上年下降15.8%。 (五)交通運輸和郵政業 年末全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82億元,比上年下降8.1%。全縣旅客周轉量11428萬人公里,比上年下降27.8%;貨物周轉量2019萬噸公里,比上年下降27.8%。全縣鐵路通車里程103.8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18.6公里;國道通車里程131.1公里;省級公路通車里程51公里;縣級公路通車里程98.4公里;鎮級公路通車里程207.9公里;農村公路通車里程1503.4公里。2022年郵政行業業務收入(不含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累計完成9038萬元,比上年增長10.1%;業務總量累計完成6409萬元,比上年增長11.0%。全縣郵政函件業務累計完成41415件,比上年下降13.17%;包裹業務累計完成346.95萬件,比上年增長12%;報紙業務累計完成5641393份,比上年下降3.26%;雜志業務累計完成146490份,比上年增長14.13%;匯兌業務累計完成475筆,比上年下降84.2%。 (六)金融業和保險業 金融業。年末全縣金融業完成增加值5.62億元,比上年增長4.8%。年末全縣金融機構存款余額217.91億元,比年初增長6.9%。其中,境內存款217.85億元,比年初增長6.9%;全縣金融機構貸款余額116.23億元,比年初增長11.6%。住戶貸款51.21億元,比年初增長13.0%。其中,短期貸款14.63億元,比年初增長21.0%;中長期貸款36.58億元,比年初增長10.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65.02億元,比年初增長10.4%。 保險業。年末全縣原保險保費收入1.97億元,同比增長15.8%。其中,財險1.20億元,同比增長50%;壽險0.51億元,同比下降10.5%;意外險0.05億元,同比下降14.9%;健康險0.2億元,下降14.1%。 四、文化和體育 樂東文化中心基本建成,九所全民健身中心開工建設。開展2022年樂東縣籃球聯賽、2022年最美落日沙灘馬拉松賽、2022年樂東縣佛羅鎮哈密瓜杯籃球賽、2022年業務乒乓球公開賽、“中國體育彩票杯”2022海南(樂東)水上運動體驗活動、2022年樂東縣第八屆“百合花”春節聯歡晚會、海南省黎族苗族傳統“三月三”節慶非遺技藝展示、樂東縣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鶯歌海鎮春節期間“媽祖出游”等文體活動。沖浪等體育競技獲國家級和省級獎項138個,全縣運動健兒在全國體育運動會比賽中獲得獎牌7枚(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4枚),特別是在第六屆省運動會斬獲獎牌63枚,位居全省第四。年末全縣共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不含社會民營團體)1個,文化藝術館1個,檔案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 五、生態環境 年末有國家三級環境監測站1家,環境監測人員16人。全年空氣質量位列全省第3位。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AQI)1.568,空氣質量優良率99.4%。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10.5微克/立方米,PM10年均濃度為19微克/立方米。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有效天數349天,空氣質量指數AQI≤50(優)的天數為310天,51≤AQI≤100(良)的天數為37天,輕度污染的天數為2天,無中度以上污染天數。 六、人口 年末公安部門統計戶籍人口戶數158769戶,戶籍人口550317人,比上年末增加4人。按性別分,男性288583人,女性261734人。按城鄉分,城鎮人口127360人,鄉村人口422957人。根據2022年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推算,全縣年末常住總人口數47.03萬人,城鎮常住人口14.9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32.07萬人,城鎮化率為31.81%;全縣人口出生率7.45‰,死亡率6.17‰,自然增長率1.28‰。 ? 注: 1.公報中各項統計數據為初步統計數,最終核實數以《樂東統計年鑒—2023》刊發數據為準。 2.公報中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