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全縣上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新疆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縣經濟總體呈現承壓而上、穩中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發展態勢。
一、綜合
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初步核算,2022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766713萬元,比上年增長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84926萬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51995萬元,同比增長30.3%;第三產業增加值329792萬元,同比增長1.8%。三次產業結構比由上年的55.9:5:39.1調整為50.2:6.8:43。
二、農業和農村經濟
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06.55萬畝,其中:棉花種植面積98.45萬畝,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92.3%。小麥種植面積 22518畝,減少2786畝;玉米種植面積 15086畝,減少944畝。
全年棉花產量142753噸,比上年減產5.8%,單產145 公斤。
全年谷物產量14622噸,比上年減產8.8%。其中,小麥產量8333噸,減產22.5%;玉米產量6289噸,增產19.9%。
全年特色林果業種植面積達到8.52萬畝,總產量達到31403噸。其中,香梨種植面積3.09萬畝,總產量12744噸;紅棗種植面積3.22萬畝,總產量15900噸;杏子種植面積11219畝,總產量689噸;桃子種植面積4858畝,總產量1072噸;葡萄種植面積2026畝,總產量642噸。
全年共完成防護林面積85861畝,其中:人工造林24861畝。當年新育苗1456.7畝。
年末牲畜存欄81.36萬頭(只),同比增長37.8%;年內牲畜出欄37.25萬頭(只),同比增長24.2%。全年肉類總產量15287.5噸,羊毛產量229.3噸,牛奶產量228噸,禽蛋產量367噸。
2018--2022年年末牲畜存欄頭數
初步統計,2022年全縣地方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53947萬元,同比增長2%,其中:種植業總產值348325萬元,同比增長0.6%,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76.7%;林業總產值7453萬元,同比下降70.2%,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1.6%;畜牧業總產值65734萬元,同比增長59.6%,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14.5%;漁業總產值274萬元,同比增長38.9%,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0.01%;農林牧漁服務業總產值32162萬元,同比增長8.6%,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7.1%。
三、工業、建筑業
全年全縣12家地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5424萬元,完成工業銷售產值62511萬元,同比增長30.3%,產品銷售率為95.5%,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1961.4萬元,同比增長30.3%。
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058萬元,同比增長23.4%。分門類看,規模以上采礦業增加值增長78.6%,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下降2.6%。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8384.5萬元,同比增長17.5%;實現利潤2760萬元,實現利稅3161萬元。
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地方)
2022年,全縣資質內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12.72億元,同比增長21.8%。完成建筑業總產值70738萬元,同比增長105.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57.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8.1%。房屋建筑竣工面積3.1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9%。房屋竣工價值3883萬元,同比下降39.1 %;全年實現利潤總額2164萬元。
四、固定資產投資
2022年,全縣開工并形成有效投資項目83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30954萬元,比上年增長95.7%。
從投資產業結構上來看,一產完成投資20262萬元,同比下降37.9%;二產完成投資92083萬元,同比增長691.1 %;三產完成投資118609萬元,同比增長460.9 %。
全年房地產開發投資16932萬元,同比下降22.3%。商品房銷售面積2.0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1%。商品房銷售額5926萬元,同比下降34.3%。商品房待售面積751平方米,同比下降96.4%。
五、消費市場和旅游
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3943萬元,同比下降6.9%。其中: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99萬元,同比增長14%;限額以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644萬元,同比下降8.8%。按消費形態分,餐飲收入7865萬元,同比下降10%;商品零售66078萬元,同比下降8.4%。
全縣現有4A級景區1個(羅布人村寨),3A級景區1個(紅色達西),三星級飯店1家(羅布淖爾賓館),星級農家樂26家,旅游民宿10家,鄉村旅游重點村2個(興平鎮達西村、墩闊坦鄉瓊庫勒村)。2022年接待游客170.18萬人次,同比下降21.93%,實現旅游收入7.6億元,同比下降36.4%。
六、財政和金融
2022年全縣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947萬元,同比增長22.2%。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13558萬元,同比下降5.8%?;鹗杖?4119萬元,同比下降43.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87716萬元,同比下降4.2%。
全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809862萬元,同比下降0.9%,其中:儲蓄存款余額591517萬元,同比增長1.5%。各項貸款余額627470萬元,同比增長11.6%,其中:住戶貸款余額138336萬元,同比增長19%,住戶貸款中的短期貸款余額82421萬元,同比增長11.4%。
七、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和體育
年末全縣共有中小學校10所,其中:完全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小學8所。全縣在校學生總人數14485人,其中:中學在校生4928人,小學在校生6863人,幼兒在校生2586人,職業高中108人。全縣共有教職工1638人。
年末有文化館1個,鄉鎮文化站8個,博物館(展覽館)1個,公共圖書館1個,表演團體1個。全年舉辦展覽8個,組織文藝活動113次,舉辦訓練班52班,各類演出210場次。
全年舉辦運動會16次,參加運動會運動員3411人。
年末擁有有線電視轉播臺1座,調頻轉播發射臺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8%,電視人口覆蓋率97%。
全縣共有衛生機構85個,其中:醫院1個,鄉衛生院7所,村衛生室44所。全縣衛生技術人員588人,其中醫生254人,護士233人;全縣公立醫療機構設置床位356張。
八、人口、人民生活、就業和社會保障
2022年戶籍統計資料顯示:年末尉犁縣總戶數39119戶,總人口109187人,在總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34960人,占總人口的32%。總人口中,城鎮人口53872,鄉村人口55315人,男55212人,女53975人。地方戶數19875戶,人口62292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34154人,占地方人口的54.8%;地方城鎮人口28988人,地方鄉村人口33304人,男31366人,女30926人。
2022年全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25元,比上年增長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81元,比上年增長6.8%。
2022年,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928人,新增創業306人,創業帶動就業633人,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9797人次。
年末養老、工傷、失業保險累計參保人數達59233人,其中: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0376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206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805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1020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障覆蓋人數為24826人。
年末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64364人,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參保人數11885人,基本生育保險參保人數8979人,城鄉居民醫療參保人數為52479人。
年末,全縣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669戶876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972戶1637人。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最高標準616元/月·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最高標準4500元/年·人。
九、環境保護
全年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49萬畝,封山育林面積6萬畝,森林撫育面積12.7萬畝。城市園林綠地面積201.53公頃,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3平方米,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率97%,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8.7%。
(撰稿人:郭芳榮)
公報注釋:
1.本公報中地區生產總值數據為初步核算數。
2.全年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可比價)計算。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為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企業;限額以上貿易企業為批發業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零售業500萬元及以上、住宿和餐飲業200萬元及以上的單位。
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數據為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自治區反饋數據。
5.其他資料來源:本公報中財政數據來源于縣財政局;金融信貸數據來源于縣人民銀行;教育數據來源于縣教科局;藝術表演團體、博物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體育和旅游數據來源于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廣播、電視數據來源于縣融媒體中心;養老、工傷、失業社會保險和就業數據來源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醫療保險數據來源于縣醫療保障局;人口數據來源于縣公安局;衛生數據來源于縣衛健委;低保數據來源于縣民政局;城市建設數據來源于住建局;造林面積來源于且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