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21家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1.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83億元,增長97.3%;實現建筑業增加值5.6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實現利潤總額284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112萬元。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2.89萬平方米,下降22.5%。
四、服務業
全年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2.7億元,比上年下降8.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0.82億元,增長22.3%;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0.94億元,增長3.8%;金融業增加值2.76億元,增長9.3%;房地產業增加值2.87億元,增長4.5%。全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1.23億元,比上年增長24.3%,利潤總額下降31.2%。
全縣公路總里程已達到6818公里,其中,縣道316公里、鄉道1132公里、村道5370公里。全年新建投入使用農村公路73.5公里,農村公路鄉鎮通暢率100%,建制村通暢率100%,通過率100%。
全年公路貨物運輸總量75.96萬噸,旅客運輸總量44.01萬人次,旅客運輸周轉量1320.3萬人公里。
全年郵電業務總量達8649萬元,比上年增長14.1%。其中,郵政業業務量1542萬元,增長4.4%;電信業務量7107萬元,增長16.5%??爝f業務量114.2萬件,快遞業務收入816萬元。年末移動電話用戶32.7萬戶;固定電話用戶15.23萬戶。
五、固定資產投資和招商引資
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總額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第一產業投資12.19億元,下降1.4%;第二產業投資24.31億元,增長39.1%;第三產業投資47.21億元,增長4.8%。民生類領域投資24.16億元,下降2.5%?;A設施投資28.08億元,增長52.6%。
[attach]4490[/attach]
全年全縣15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完成投資12.22億元,比上年下降15.1%。其中,住宅投資7.16億元,下降17.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4.39億元,下降16.1%。辦公樓投資0.01億元,下降81.4%;年末商品房銷售面積8.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5%。
2022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attach]4491[/attach]
全縣招商引資(新/續)項目60個,實際到位資金50.22億元,比上年增長25.4%。其中,新建項目51個,本年度實際到位資金45.36億元;續建項目9個,本年度實際到位資金4.86億元。招商引資企業(項目)創造就業崗位實現就業5448人。
六、國內外貿易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11億元,比上年下降7.1%。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6.3億元,下降6.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81億元,下降9.1%。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8.48億元,下降7.3%;餐飲收入額0.63億元,下降4.7%。
全年13家限額以上零售企業完成零售額2.24億元,比上年增長73.0%;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中,煙酒類零售額16萬元,下降99.8%;糧油、食品類零售額1.35億元,增長3.9倍;中西藥品類零售額1147萬元,下降20.2%。
全年外貿出口總值2017萬美元,比上年下降28.8%。
七、財政金融
全年全縣地方財政收入11.77億元,比上年增長41.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05億元,增長40.6%。其中,稅收收入2.7億元,增長21.8%;非稅收入4.34億元,增長55.5%。
全年全縣地方財政支出102.29億元,比上年下降2.5%。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3.38億元,下降10.7%。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40.3%、公教育支出增長15.0%、共安全支出下降14.5%、交通運輸支出增長68.3%、住房保障支出增長36.0%、社會保障和就業支下降18.8%、衛生健康支出下降56.3%、節能環保支出下降41.8%、城鄉社區支出下降18.9%、農林水支出下降24.4%。財政自給率由上年的5.37%升至8.45%,增長3.08個百分點。
截止年末,全縣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90.2億元,比上年下降16.0%。其中,住戶存款余額48.32億元,下降2.0%;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3.54億元,增長51.6%;政府存款余額18.31億元,下降57.0%。
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78.74億元,下降9.1%。其中,住戶貸款余額35.48億元,增長0.8%;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43.26億元,下降15.9%。金融存貸比為87.3%,比上年提高了6.6個百分點。
八、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050元,比上年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03元,比上年增長7.9%。
年末“六項”保險累計參保人數101.36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8%。其中,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12萬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職工人數2.6萬人,參加離退休社會統籌0.52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0.8萬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萬人,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人數57.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3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69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2.5萬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29.95萬人。
九、科學技術和教育
全年申報自治區各類科技項目29項。其中,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服務項目21個;“三區”科技人才項目12項;自治區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科技行動項目5項;自治區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引導項目2個。
全年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38期,培訓3500人次,其中:林果業實用技術培訓16期,畜牧實用技術培訓16期,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培訓6期。選派116名科技特派員分赴16個鄉(鎮)390個村開展培訓152期,受益農民3000多人(次),培養鄉土人才158人。組織8家企業參加地區2022年度創業大賽,3家企業分獲一等獎、二等獎及鼓勵獎。
全年全縣共有各類學校420所,在校學生214530人。其中:幼兒園222所,在校學生29925人,下降35.8%;小學177所,在校學生125916人,增長6.5%;初中15所,在校學生38226人,增長13.1%;普通高中4所,在校學生11212人,下降0.2%;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學生9097人,增長3.0%;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54人,下降3.1%。
全縣共有教職工12629名。其中,在編教師11327名,實習支教1269名,臨聘及人才引進33名。全年幼兒園入學率100%;小學入學率100%、小學鞏固率100%;初中入學率99.6%、初中鞏固率100%;輟學率為0。
十、文化旅游、衛生健康和體育
全年共舉辦專業演出455場次,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影片進校園”電影放映250場次,觀看人數12.02萬人次;農村電影放映場次5112場次,觀看人數19.05萬人次;院線電影放映121場次,觀看人數2871人次。全縣有文化館1個、文化站16個;圖書館1個,總藏書量31.2萬冊。
全縣有廣播電視臺1座,調頻發射機23部,有線電視線路長度60公里,有線電視用戶373戶,鄉廣播電視站16座,廣播、電視信號覆蓋率均達到100%。
全年創作《采薇》《花兒永遠這樣紅》《摘葡萄》等17個文藝節目,開展“新玉輕騎兵”等惠民演出活動455場次9.26萬人次。廣場舞推廣培訓535場次22余萬人次。成功舉辦2022年“幸福墨玉·中國年”春晚網絡直播活動,線上觀看154.1萬人次;成功舉辦“我心向黨·慶七一”主題文藝晚會,線上觀看3.2萬人次。開展兵地整合文化交流演出3場次。
全年開展鄉村文體活動10339場次,惠民130.44萬人次。成功舉辦首屆“同城杯”3V3籃球賽,首屆“環歡樂新春、喜迎冬奧會”徒步行、自行車騎行。承辦地區“自治區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預選賽和選拔賽,榮獲了優秀組織獎并喜獲地區第一名。承辦地區級第八屆“京和杯”、第二屆“津和杯”“皖和杯”農牧民男子籃球賽,墨玉代表隊榮獲三等獎。
2022年全縣共接待游客94.95萬人次,實施旅游消費4.1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9%和18%。其中,A級景區8家,接待游客27.13萬人次,實現旅游消費0.13億元。
年末全縣擁有衛生機構495所。其中:醫院2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疾控機構1所、衛生監督機構1所、鄉鎮衛生院16所、社區衛生室36所、村衛生室390所、民營醫院16家、個體診所32家。
年末編制床位3442張。其中:公立醫院機構床位數2646張、民營醫療機構床位數796張。擁有工作人員6522人,其中:衛生專業技術人員3919人(執業<助理>醫師686人,注冊護士1018人,未取得執業資格醫學衛生技術人員2215人)、非醫學專業人員1258人、鄉村醫生790人。
年末全縣共有社會服務機構20個。其中:養老服務機構19個,兒童服務機構1個。社會服務床位3075張。其中:養老服務床位2075張,兒童服務床位1000張。實現有意愿入住敬老院集中供養率100%。
全年居民登記結婚4257對,比上年下降7.5%;登記離婚738對,下降14.4%。
十一、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
全年墨玉縣空氣質量有效監測天數354天。其中,優良天數90天,占比25.4%;輕度污染天數101天,占比28.5%;中度污染天數57天,占比16.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106天,占比29.7%。
六項污染物中CO、PM10和PM2.5分別超標0.4倍、3.2倍和2.1倍;SO2、NO2、O3污染物濃度均達標。扣除沙塵天氣影響,首要污染物為PM10和PM2.5平均濃度分別下降8.3%、15.9%。
全年總用水量10.45億立方米,其中:農業用水10.03億立方米,工業用水0.02億立方米,生活用水0.32億立方米,人工生態環境補水量0.08億立方米。
全縣森林覆蓋面積338.5萬畝,森林覆蓋率1.99%。公益林302.8萬畝,公益林管護站所23個。草原面積218.8萬畝,草原平均綜合植被覆蓋率37%。
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13.62萬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0.8%。高耗能行業能耗同比下降13.9%。全社會用電量13.04億千瓦時,增長25.6%。其中:工業用電量5.48億千瓦時,增長23.8%。
全年全縣安全事故1784起,較上年下降28.7%;死亡人數42人,下降23.6%;受傷人數104人,下降53.8%。直接經濟損失88.7萬元,下降66.9%。
十二、對口援助
全年北京對口援助墨玉縣項目50個,援助資金7.18億元。其中,民生項目47個,資金6.93億元,占比96.5%。年末開工項目50個,開工率100%。
全年北京選派援墨干部85人,其中:黨政干部12人、專業技術人才3人、醫生24人、教師46人,充實到黨政、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領域實施“傳幫帶”。在深化教育、醫療衛生領域共建方面取得了新進展。全年實施2022年墨玉縣組團援疆學校內涵發展項目,惠及3所學校640名教師、9175名學生。開展援疆專家門診2690人次,開展學術講座及業務培訓138次,會診及疑難病例討論225次,開展義診活動13次,惠及群眾2111人次,知識講座13場次,開展相關業務培訓2000余人次,開展新技術新項目16項。
(和田地區GDP490.55億元)
注釋: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正式數據以出版的《墨玉統計年鑒-2022》為準,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計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
[2]地區生產總值、三次產業及相關行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3]按照自治區、地區的統一要求,對國民生產總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歷年專業數據進行了調整。
[4]資料來源:本公報中①主要經濟指標數據來源于縣統計局;②招商引資數據來源于縣商工信局;③交通運輸、旅游業、全社會用電量數據來源于縣交通運輸局、縣融媒體中心、國網新疆墨玉縣供電公司;④財政、稅收、金融來源于縣財政局、縣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墨玉縣支行;⑤教育和科學技術數據來源于縣教育局和科學技術局;⑥文化、衛生及廣播電視數據來源于縣融媒體中心、縣衛生健康委員會;⑦人民生活數據來源于縣統計局;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數據來源于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縣民政局;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數據來源于縣應急管理局、生態環境局;⑩對口援助數據來源于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